树莓派完全支持Linux系统,其与Linux生态的深度兼容是树莓派的核心特性之一。以下是具体支持和扩展说明:
1. 官方操作系统Raspberry Pi OS
树莓派基金会提供的默认系统Raspberry Pi OS是基于Debian的Linux发行版,专为ARM架构优化,内置对GPIO引脚、摄像头模块等硬件的驱动支持,并预装Python、Scratch等开发工具。
2. 广泛的第三方Linux发行版兼容
- Ubuntu: 包括Ubuntu Server和Ubuntu Core,适用于无桌面环境的高效应用。
- Arch Linux ARM: 轻量级滚动更新发行版,适合高级用户定制。
- Kali Linux: 内置渗透测试工具,用于网络安全实验。
- Gentoo Linux: 支持深度源码编译优化,适合性能调优场景。
3. Linux内核与硬件驱动支持
树莓派采用主线Linux内核(如5.15+版本),通过开源驱动支持博通BCM28xx系列芯片组、USB/HDMI接口等。社区维护的固件(如raspi-config工具)提供硬件功能扩展配置。
4. 容器与虚拟化支持
通过Kubernetes和Docker可实现容器化部署,部分型号(如Pi 4B 8GB)支持KVM虚拟化运行多个Linux实例。
5. 嵌入式与实时系统应用
Linux的RT-Preempt补丁或Xenomai实时扩展可用于工业控制场景,配合树莓派CM4模块的PCIe接口实现高精度时序控制。
6. 开发工具链支持
GCC、LLVM等编译器可交叉编译ARM架构程序,VSCode等IDE通过远程开发模式直接部署代码到树莓派。
树莓派运行Linux时,需注意ARM架构与x86的软件兼容性差异,部分闭源软件(如某些MATLAB版本)可能需要模拟层或替代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