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OS的后台启动机制与安卓不同,严格遵循沙盒规则和系统级管控,具体表现如下:
1. 真后台与伪后台的区别
iOS多数应用在切换到后台时会被系统快速冻结(挂起),仅保留最后状态到内存中,实际不执行代码。真正的后台权限仅限特定类型应用:
- 音频类(如音乐软件可后台播放)
- 位置服务(如导航类应用)
- VoIP通话(如微信电话)
- 后台刷新(需用户手动开启)
- 关键系统服务(邮件推送/云同步等)
2. 后台唤醒的触发条件
即使应用被冻结,仍可能通过以下方式激活:
- 地理围栏触发(进入预设区域时唤醒)
- 推送通知(带`content-available`标记的静默推送)
- 后台任务延期(最多30秒执行完关键操作)
- 跨应用协同(如扫码调用相机)
3. 系统级限制措施
- 内存压力时优先终止后台应用
- 后台网络请求受限(WiFi下更宽松)
- 精确定位需动态授权(亮屏时才获取)
- 电池电量低于20%时限制后台活动
4. 用户可控性
设置中可手动关闭:
- 后台应用刷新(全局或单应用)
- 定位服务的后台权限
- 推送通知的完全禁用
iOS通过这种机制平衡功能与续航,越狱设备可能突破限制但会失去安全性保障。开发者滥用后台权限可能导致应用被App Store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