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由器分支安装的核心目标是扩展网络覆盖范围并确保各子网段的稳定通信,主要通过以下方式实现:
1. 物理连接拓扑设计
- 主路由器WAN口连接光猫,LAN口通过网线连接次级路由器的WAN口(适用于不同网段需求)或LAN口(适用于同网段扩展)。
- 级联层数建议不超过3级,每增加一级延迟约增加1-3ms。使用Cat5e及以上规格网线,百兆网络需保证8芯全通,千兆网络需进行FLUKE测试验收。
2. IP地址规划
- 采用分层地址分配,例如主路由192.168.1.1/24,二级路由设为192.168.2.1/24,避免地址冲突。
- 建议使用DHCP地址池隔离,主路由分配192.168.1.100-192.168.1.200,二级路由分配192.168.2.100-192.168.2.200。
3. 工作模式选择
- AP模式:次级路由关闭DHCP,作为纯接入点,适合实现无线无缝漫游。
- 路由模式:保留NAT功能,适合隔离访客网络,需配置静态路由表实现跨网段通信。
- 中继模式:通过无线连接上级路由,信号衰减约15-20%,建议在信号强度>-65dBm时使用。
4. VLAN划分进阶方案
- 企业级设备可配置802.1Q VLAN,将不同部门划入独立虚拟局域网。
- 结合QoS策略,优先保障VoIP(DSCP 46)和视频会议(DSCP 34)的带宽。
5. 无线网络优化
- 双频路由建议部署2.4GHz(信道1/6/11)覆盖远距离,5GHz(信道36/149)提供高速连接。
- 开启802.11k/v/r协议实现快速漫游,切换延迟应控制在50ms以内。
6. 安全配置要点
- 每级路由启用WPA3-Enterprise加密,radius服务器建议使用FreeRADIUS 3.0+。
- 关闭UPnP功能,设置ACL规则限制ICMP和Telnet协议。
7. 信号增强方案
- 每增加一级无线中继,理论速率下降约50%,建议采用Mesh组网替代传统中继。
- 功率调节建议保持EIRP≤20dBm,避免同频干扰。
8. 企业级部署建议
- 核心层使用三层交换机,配置OSPF或EIGRP动态路由协议。
- 接入层启用802.1X认证,结合RADIUS实现AAA管理。
网络调试时可使用PingPlotter进行链路质量分析,当TTL值出现异常跳变时需要检查路由表配置。对于IPTV等组播应用,需单独配置IGMP代理和组播VL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