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康相机的视频设置因机型不同略有差异,但核心操作流程基本一致。以下是详细设置步骤和扩展知识:
1. 切换到视频模式
转动模式拨盘至「视频拍摄模式」(通常标注为摄像机图标),部分机型(如Z系列)需通过「LV」实时取景按钮进入后切换。高端型号(如Z9)可能提供独立视频模式拨盘。
2. 选择视频格式与分辨率
- 进入「菜单→视频拍摄菜单」,设置分辨率(如4K UHD、1080p)和帧率(24p/30p/60p)。
- 高帧率(如60p/120p)适合升格慢动作,但会增大文件体积并可能限制码率或裁剪画幅。
- 注意:部分机型在4K 60p下可能无法使用全画幅采样(如Z6 II会切换至DX模式)。
3. 设置编码格式与码率
- 选择H.264(通用性强)或H.265(高压缩效率,但对剪辑硬件要求高)。
- 专业机型(如Z8/Z9)支持ProRes RAW或N-RAW外录,需通过HDMI连接录机。
4. 调整曝光参数
- 建议使用手动模式(M档),独立控制快门速度(通常为帧率倒数2倍,如30p用1/60秒)、光圈和ISO。
- 启用「动态D-Lighting」可保留高光细节,但可能增加噪点。
5. 对焦设置
- AF-C连续对焦模式下,选择「宽区域AF」或「对象AF」以适应运动场景。
- 手动对焦时,启用「峰值对焦」辅助(可在菜单中设置颜色和灵敏度)。
6. 音频与监看
- 外接麦克风需在「音频设置」中调整为外部输入,并手动调节电平(-12dB至-6dB避免爆音)。
- 使用「HDMI输出」外接监视器时,需关闭相机屏幕的「Clean HDMI」选项以显示纯净画面。
7. 辅助功能
- 开启「斑马纹」提示过曝区域(部分机型需通过固件升级支持)。
- 使用「LOG模式」(如N-Log)可提升动态范围,但需后期调色。
8. 存储与续航
- 高速存储卡(V90或CFexpress)是必须的,尤其是高码流录制。
- 长时间拍摄建议使用外接电源(如USB PD供电),避免过热关机(尼康部分机型有温度阈值限制)。
扩展知识:
Rolling Shutter问题:CMOS传感器在快速移动时可能产生果冻效应,可通过降低快门速度或使用全局快门机型(如Z9)缓解。
色彩科学:尼康的「平面模式」或「中性模式」更适合后期调色,直出推荐「标准模式」。
注意不同机型功能可能存在差异,建议参考官方手册或实测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