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Linux环境下升级BIOS通常需要以下几个步骤,不同主板厂商的具体操作可能有所差异,但总体流程类似:
1. 确认当前BIOS版本
使用以下命令查看当前BIOS版本(需安装`dmidecode`工具):
bash
sudo dmidecode -t bios
记录版本号,对比厂商官网的最新版本,确认是否需要升级。
2. 下载正确的BIOS文件
- 访问主板或电脑厂商的官方网站,查找与硬件型号完全匹配的BIOS文件。
- 确保选择Linux兼容的升级工具(如`.CAP`、`.ROM`文件或专用的Linux刷新工具)。
3. 准备可启动介质(可选)
- 部分旧主板需通过DOS环境刷写,可使用`unetbootin`或`dd`命令制作包含BIOS工具的U盘:
bash
sudo dd if=bios_update.iso of=/dev/sdX bs=4M status=progress
- 新型主板可能支持直接从U盘或EFI Shell刷写,需将BIOS文件放入FAT32格式的U盘根目录。
4. 使用厂商工具刷写
- Intel/AMI BIOS:通过`flashrom`工具刷写(需内核模块支持):
bash
sudo flashrom -p internal -w bios_new.rom
- Dell/HP/Lenovo:部分厂商提供Linux专用脚本(如`Dell BIOS Update`或`fwupd`支持),例如:
bash
sudo fwupdmgr update
- 华硕/技嘉:可能需要使用Windows工具制作专用启动盘,或通过UEFI内置的EZ Flash/Q-Flash功能。
5. 刷写注意事项
- 电源稳定:确保设备连接UPS或电池电量充足,中断可能导致硬件损坏。
- 校验文件:下载后比对SHA256校验值,避免文件损坏。
- 回滚选项:部分BIOS支持降级,但新版可能限制此功能。
6. 高级场景
- 服务器主板:IPMI或BMC可能支持远程刷写(如`ipmitool`工具)。
- Coreboot/Libreboot:开源固件需特定编译和刷写流程,通常依赖`flashrom`。
刷写完成后重启并进入BIOS设置界面,确认版本更新且配置未复位。部分功能(如TPM或Secure Boot)可能需要重新启用。若遇到问题,查阅厂商文档或社区支持论坛,部分错误可通过清除CMOS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