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Android是由Google公司主导开发的开放源代码移动操作系统,基于Linux内核设计,主要用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触摸屏设备。以下是其关键特性和扩展知识:
1. 技术架构
Android采用分层架构,包括Linux内核层(驱动、电源管理等)、系统运行库(如SQLite数据库、OpenGL ES图形库)、应用框架层(提供API供开发者调用)和应用层(用户直接交互的APP)。这种模块化设计提高了系统稳定性和可扩展性。
2. 开放性
作为开源项目(AOSP),Android允许厂商自由修改和定制系统,但也导致碎片化问题。不同厂商的UI(如MIUI、EMUI)和Androi本升级节奏差异较大。
3. 开发语言
原生开发以Java/Kotlin为主,2019年后Kotlin成为官方推荐语言。低层系统组件可能使用C/C++,NDK支持高性能计算场景(如游戏引擎)。
4. 安全性机制
沙盒机制隔离应用进程,SE Linux强制访问控制,每月安全补丁更新。Android 10引入Scoped Storage加强隐私保护,限制应用随意访问外部存储。
5. 版本迭代
从2008年Android 1.0到2023年Android 14,功能持续增强。例如Android 5.0引入ART虚拟机替代Dalvik,8.0增加画中画模式,12.0采用Material You设计语言。
6. 商业模式
Google通过GMS(Google Mobile Services)授权盈利,包括Play商店、Gmail等核心服务。中国市场因政策原因采用AOSP衍生版本,缺乏GMS。
7. 市场份额
2023年全球移动端占比约70%,覆盖超过30亿活跃设备,生态系统包含超过300万款应用。
8. 衍生系统
除了手机和平板,还拓展至车载(Android Auto)、电视(Android TV)、可穿戴设备(Wear OS)及物联网领域(Android Things)。
Android的持续演进推动了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其开放性促进了硬件创新,但也面临隐私保护、生态碎片化等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