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摄日落时,相机设置需综合考虑光线变化、色彩还原与动态范围。以下为专业设置建议及扩展知识:
1. 拍摄模式
- 使用 手动模式(M档) 或 光圈优先(Av/A档),确保对曝光完全控制。日落时光比大,自动模式易曝光失误。
2. 光圈选择
- f/8-f/16:小光圈可增加景深,强化太阳的星芒效果(需镜头光圈叶片支持)。若追求背景虚化(如前景有剪影),可用 f/2.8-f/5.6。
3. 快门速度
- 根据光线调整,通常 1/125s-1/1000s(强光)至 1/30s-1/60s(弱光)。使用三脚架时可尝试长曝光(如 2-10秒)捕捉云层流动。
4. ISO设置
- 尽量用 ISO 100-400 降低噪点。若手持拍摄且光线不足,可升至 ISO 800-1600(现代全画幅机型可接受)。
5. 白平衡
- 设为 阴天(约6500K) 或 手动5500-6000K 增强暖色调。若想保留RAW后期空间,可用自动白平衡。
6. 测光模式
- 点测光:对亮部(如太阳附近云层)测光避免过曝,或对暗部测光营造剪影。评价测光需配合曝光补偿(-1至-2EV)。
7. 对焦技巧
- 手动对焦更精准:将对焦点置于地平线或太阳边缘。若自动对焦,需关闭“全时伺服AF”避免反复拉风箱。
8. 动态范围优化
- 开启 HDR模式 或拍摄 包围曝光(±2EV) 合成,应对大光比。注意关闭镜头防抖(使用三脚架时)。
9. 附件建议
- 渐变灰滤镜(GND):平衡天空与地面曝光。偏振镜(CPL) 可减少水面/玻璃反光,增强色彩饱和度。
10. 构图与时机
- 黄金时段(日落前30分钟)光线最柔和。纳入前景(如岩石、树木剪影)增加层次感,使用三分法构图将地平线置于下1/3处。
扩展知识:
日落后的 蓝色时刻(约20分钟)适合拍摄冷色调场景,需提高ISO或延长快门速度。 RAW格式保留更多细节,方便后期调整白平衡与高光/阴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