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台式机硬盘时需综合考虑类型、容量、接口、品牌及使用场景等因素,以下为详细指南:
1. 明确硬盘类型
机械硬盘(HDD):
适合大容量存储且预算有限的用户,转速(5400/7200RPM)影响性能,7200RPM速度更快但噪音稍大。主流容量为1TB~16TB,价格较低,适合存放视频、备份文件等冷数据。
固态硬盘(SSD):
采用闪存技术,速度快(读写可达3000MB/s以上)、抗震强,但价格较高。分为SATA SSD(速度约500MB/s)和NVMe SSD(PCIe 3.0/4.0接口,速度更快),建议优先选择NVMe协议(如三星980 Pro、西数SN850X)。
2. 容量选择
基础需求:
日常办公/轻娱乐可选256GB~512GB SSD;若搭配HDD,建议SSD(系统盘)+ HDD(存储盘)组合。
专业需求:
视频剪辑、游戏库建议1TB以上NVMe SSD或4TB以上HDD。SSD容量越大,寿命和性能通常更优。
3. 接口与协议
SATA III:
通用性强,兼容老主板,但速度受限(最大600MB/s)。
M.2 NVMe:
需主板支持PCIe通道,注意区分协议(PCIe 3.0×4或4.0×4)。部分M.2接口仅支持SATA协议(如三星860 EVO M.2),购买前需确认。
U.2接口:
企业级硬盘常见,普通用户无需考虑。
4. 关键参数
缓存大小:
HDD的缓存(64MB~256MB)影响小文件性能;SSD无需关注。
TBW(SSD耐久度):
如1TB SSD的TBW通常为600~1200TB,数值越高寿命越长。
NAND类型:
TLC性价比高,QLC成本低但耐久度较差;高端选MLC或企业级3D TLC。
5. 品牌与可靠性
一线品牌:
三星(性能强)、西数(蓝盘/黑盘分类明确)、铠侠(原东芝)、希捷(HDD老牌)。
避坑指南:
避免杂牌SSD(可能存在降速/掉盘风险),HDD注意SMR(叠瓦式)与CMR(垂直式)区别,CMR更适合频繁写入。
6. 兼容性与扩展
主板检查:
确认空闲接口(如M.2插槽数量、PCIe版本)及最大支持容量(部分老主板仅支持2TB以下)。
散热需求:
高速NVMe SSD建议配备散热马甲(如三星970 EVO Plus自带铜片)。
7. 购买渠道与售后
正规渠道:
京东自营、天猫旗舰店或品牌官网,避免二手翻新盘。
保修政策:
主流SSD提供5年保修(如三星),HDD通常2~5年,保留发票以免纠纷。
8. 性能测试与优化
到手后使用 CrystalDiskInfo 检查健康状态,CrystalDiskMark 测速。
SSD建议分区对齐(4K对齐),启用AHCI模式(BIOS设置)以发挥性能。
附加知识:若需组建RAID(如RAID 0提速或RAID 1备份),需相同型号硬盘并配置阵列卡。NAS用户应选择专用硬盘(如希捷酷狼、西数红盘),支持7×24小时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