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相机的对焦操作与方法取决于具体机型(如X系列、GFX系列),但核心逻辑遵循以下原则,结合自动与手动对焦技术实现精准合焦:
一、基础对焦模式
1. 单次自动对焦(AF-S)
- 适用于静态场景。半按快门锁定焦点后,相机不再重新对焦,适合拍摄风景、静物。可通过菜单选择对焦点位置或使用摇杆调整。
2. 连续自动对焦(AF-C)
- 运动物体,半按快门期间持续更新对焦。需配合“广域/AF”模式(如X-T4的“全域”),适合运动或野生动物摄影。
3. 手动对焦(MF)
- 旋转镜头对焦环精确控制,富士镜头常配备线性马达,手感顺滑。可开启“焦点峰值”(边缘高亮提示)或“数字裂像”辅助,尤其适用于微距或低对比度场景。
二、高级对焦功能
1. 对焦区域选择
- 单点AF:小范围精准对焦,可调整点大小(如X-H2S支持7×7网格)。
- 区域AF:划定矩形区域,适合构图灵活的拍摄。
- 广域/全域AF:相机自动识别主体(如人脸/眼控优先),最新机型(X-S20、GFX100 II)支持AI物体识别(动物、车辆等)。
2. 对焦预设与快捷操作
- 部分机型(如X-Pro3)允许自定义AF-C灵敏度与速度,应对不同运动轨迹。
- 前拨轮可快速切换对焦模式,后拨轮调整对焦点大小。
3. 手动辅助技术
- 放大对焦:按功能键放大画面检查焦点,支持5×/10×倍率。
- 对焦包围:拍摄多张不同焦点的照片,后期合成超景深图像(风光或静物商用)。
三、特殊场景优化
弱光环境:开启“AF辅助灯”或使用红外敏感模式(如X-Pro3的-7EV低光AF)。
高反差场景:若遇对焦“拉风箱”,可切换至MF并利用峰值对焦。
视频追焦:选择“视频AF模式”,调整过渡速度与灵敏度减少抽搐感。
四、镜头与固件影响
线性马达镜头(如XF 35mm F1.4 R LM)比DC马达镜头响应更快。
定期更新机身固件可提升对焦算法(如富士常通过固件增强AI识别能力)。
---
掌握这些技巧后,可结合具体机型手册深化操作细节,实践不同场景的拍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