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机设置需要根据具体型号调整,但通用方法如下:
1. 使用翻转屏或外接显示器
部分相机(如ZV-E10、A7C、A7 IV等)配备侧翻或上翻触摸屏,开启后可通过屏幕实时预览构图。
专业型号(如A7R V)支持USB或HDMI连接外接监视器,适合固定机位的高精度。
2. 开启定时器或遥控功能
进入菜单找到「拍摄模式」→「定时」,可设置2秒或10秒延迟。适合静态摆拍。
支持蓝牙或Wi-Fi的型号(如A7系列)可通过「Imaging Edge Mobile」APP遥控拍摄,实时调整参数并触发快门。
3. 人脸/眼部对焦设置
启用「AF-C」连续对焦模式,在菜单中打开「人脸/眼部AF」→「人脸优先」。部分机型(如A7RV)支持多角度识别,即使侧脸也能精准对焦。
建议搭配「触控对焦」功能微调焦点位置。
4. 光线与曝光控制
弱光环境下,开启「美肤效果」或使用RGB红外传感器(如ZV-1F)优化肤色。
逆光时启用「HDR模式」或手动调整曝光补偿(+1至+2EV),避免面部发暗。
5. 辅助工具与配件
三脚架固定相机,云台推荐使用曼富图PIXI系列或小型便携款。
需录制视频时,外接指向性麦克风(如ECM-B10)可提升收音质量。
6. 高级设置建议
开启「网格线」辅助构图,遵循三分法则。
4K机型建议选择24/30fps录制,1080P可升格至60/120fps实现慢动作。
使用「创意外观」预设(如FL、IN滤镜)直出色彩,减少后期流程。
注意:APS-C机型(如A6400)可能无侧翻屏,需依赖手机APP监看;全画幅型号的5轴防抖可提升手持稳定性,但建议搭配超广角镜头(如20mm F1.8 G)减少裁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