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板上可安装的显卡数量主要取决于以下因素:
1. PCIe插槽数量与类型:
主板通常提供多个PCIe x16插槽(物理尺寸为x16,但可能实际通道数为x8或x4)。高端主板(如Z690、X570等)可能配备2-4个全速PCIe x16插槽,支持多显卡并联(如NVIDIA SLI或AMD CrossFire)。但需注意,启用多显卡时,部分主板会通过芯片组或CPU拆分通道,导致插槽速度下降(例如从x16降为x8+x8)。
2. CPU与芯片组限制:
- Intel平台:主流桌面CPU(如i7/i9)通常提供16-20条PCIe通道,若安装多显卡需通过芯片组扩展,可能产生带宽瓶颈。
- AMD平台:Ryzen处理器通常提供24条PCIe通道(16条用于显卡,4条用于NVMe,其余为芯片组互联),Threadripper等HEDT平台可提供更多通道。
- 服务器/工作站平台(如Intel Xeon或AMD EPYC)支持更高通道数,可满足4-8块显卡需求。
3. 供电与散热限制:
每块高性能显卡(如RTX 4090)功耗可达450W以上,主板需配备足够强化的VRM供电模块,且机箱需考虑散热设计。低端主板可能因供电不足无法支持多显卡满负载运行。
4. 物理空间与兼容性:
显卡尺寸(尤其是三槽厚度)可能导致相邻插槽被遮挡。水冷显卡或开放式机箱可缓解空间问题,但需规划好走线和风道。
5. 操作系统与驱动支持:
Windows系统对多显卡的支持较完善,但NVIDIA已逐步放弃SLI技术(仅部分专业卡保留NVLink),AMD CrossFire也趋于淘汰。多显卡主要用于GPU计算(如深度学习、渲染农场),需依赖软件优化(如CUDA或OpenCL)。
6. 特殊应用场景:
- 矿机主板:专为挖矿设计,提供12-20个PCIe x1插槽,通过转接卡连接显卡,但牺牲扩展性与稳定性。
- 外接显卡扩展坞:通过Thunderbolt或OCuLink接口外接显卡,但带宽受限(通常等效于PCIe x4)。
实际应用中,消费级主板通常建议安装1-2块显卡,多卡需权衡性能提升与成本、功耗、散热等条件。专业领域则需选择工作站主板或服务器级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