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主板的价格因规格、性能、品牌和功能差异较大,通常可分为以下几类:
1. 基础型开发板:
例如ESP8266或ESP32模组的主板,价格一般在50-200元之间,适合简单传感器连接和小规模数据处理,支持Wi-Fi/蓝牙通信,常用于智能家居原型开发。
2. 中端工业级主板:
基于瑞芯微RK3399或树莓派CM4的工控主板,价格约500-2000元,具备较强算力(如四核/六核CPU)、多接口(GPIO、USB、CAN总线等),支持边缘计算和轻量级AI推理,适用于工业自动化或智能网关。
3. 高端定制化主板:
面向复杂场景(如车联网、智慧城市)的X86或ARM架构主板,搭载高性能处理器(如英特尔Atom、NXP i.MX8),价格从2000元至上万元不等,具备多网口、5G模组、IP67防护等级等特性,通常需厂商按需定制。
4. 核心板(SoM)+载板组合:
核心板(如NVIDIA Jetson Nano或瑞芯微RK3588)价格800-4000元,需搭配自定义载板(另计500-2000元),适合需要灵活扩展的AIoT设备。
关键成本因素:
无线模组:4G/5G模组成本增加200-1000元,NB-IoT模组约100-300元。
认证费用:通过CE/FCC等认证的型号溢价20%-50%。
系统支持:Linux/Android系统主板比RTOS方案贵30%以上。
采购量:批量订单(100片起)通常可获15%-30%折扣。
扩展知识:
物联网主板选型需平衡功耗(如低至0.5W的LoRa模组)与性能,注意接口兼容性(如MIPI-CSI摄像头接口、RS-485工业总线)。开源硬件(如树莓派)生态丰富但缺乏稳定性保障,工业级产品(如研华、研扬)则提供更长生命周期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