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富士相机拍摄RAW格式时需考虑以下关键因素:
1. 机型定位与RAW性能
- X-T/X-H系列(如X-T5/X-H2)提供无损压缩RAW,保留更多细节,适合专业后期。
- X-S/X-E系列(如X-S20)虽支持RAW,但高ISO下动态范围可能弱于旗舰机型。
- GFX中画幅系列(如GFX100 II)RAW文件具备16bit色深,层次过渡更平滑。
2. RAW格式类型
- 无损压缩(部分机型专有):文件体积较小且无画质损失,优先选择。
- 未压缩RAW:文件体积大,适合极端后期处理,但实用价值与无损压缩差异有限。
- 压缩RAW:不建议选用,可能有画质损失。
3. 动态范围设置
- DR200/400模式需机身内嵌JPEG渲染,实际RAW数据仍是原始动态范围,但高光保护更优。建议开启以减少过曝风险。
4. 色彩科学影响
- 富士胶片模拟(如Classic Negative)仅影响JPEG预览,RAW仍保留原始传感器数据。但部分第三方软件(如Capture One)可读取胶片模拟元数据供参考。
5. 后期软件适配
- 使用官方RAW转换软件(FUJIFILM X RAW STUDIO)可完全调用X-Processor算法。
- Lightroom对X-Trans传感器去马赛克仍有争议,建议试用新版后再决定。
- Iridient Developer/X-Transformer针对X-Trans优化,锐化处理更精准。
6. 存储与处理成本
- 2600万像素机型单张RAW约50MB,GFX100 II可达200MB,需配备高速SD卡(UHS-II V90级)及大容量硬盘。
- 连拍时缓冲区深度受RAW格式影响,未压缩RAW可能降低连拍张数。
7. 特殊拍摄模式限制
- 多重曝光、某些机内堆栈模式仅输出JPEG。
- 像素位移多重拍摄(如GFX100)需专用软件合成,原始文件为多张RAW。
建议根据实际需求平衡文件质量与工作流效率。中画幅系统侧重画质优先,APS-C机型可考虑无损压缩RAW以优化存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