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换机防雷接地的设计与实施需综合考虑建筑防雷系统规范、设备耐压等级及电磁兼容性要求。以下是具体实施方案及注意事项:
1. 等电位连接
将交换机金属外壳与机房等电位联结带采用16mm²以上铜缆连接,确保设备与建筑防雷系统形成法拉第笼效应。机柜应通过BVR-25mm²导线接入建筑联合接地体,接地电阻须≤4Ω(通信局站要求≤1Ω)。
2. SPD分级防护
电源线路采用三级防护:
- 第一级选用通流量≥50kA的开关型SPD(如DEHNguard),安装在配电箱进线端
- 第二级采用限压型SPD(如OBO V20-C),通流量20kA
- 第三级在交换机电源模块前安装精细保护SPD,残压需低于设备耐压值的80%
3. 信号线防雷
以太网端口需安装RJ45信号防雷器(如菲尼克斯PT-IEL-NT),传输速率需匹配设备带宽。光纤入户场景应在ODF架加装金属构件接地,铠装光缆的金属层需在两端重复接地。
4. 接地系统要求
独立设置设备工作地,采用TN-S接地制式。接地排须使用紫铜材质(厚度≥2mm),不同接地系统间应通过等电位联结器连接,避免地电位反击。机房防静电地板下应敷设30x3mm铜排组成的网格地网。
5. 屏蔽措施
所有线缆须采用金属管槽敷设,六类及以上网线宜选用SF/UTP双层屏蔽类型。进出机房的线管应在两端做接地处理,长度超30m时需每隔15m追加接地。
6. 雷电预警机制
安装大气电场仪或雷电定位系统,在雷暴来临前自动触发备用电源切换和敏感设备下电流程。重要机房应配置浪涌保护器状态监测模块,实时上传SPD劣化报警。
7. 维护要点
每年雷雨季前需检测接地电阻值,使用毫欧表测量连接点接触电阻。SPD窗口变红或计数器动作后需立即更换,备用模块应保持20%余量。防雷改造后需用8/20μs波形发生器进行冲击测试验证。
特殊场景注意事项:野外基站设备需增加架空避雷线防护,塔桅天线应在避雷针45°保护锥范围内。高层建筑设备间应设置在LPZ1及以上防雷分区,外墙金属窗体需与均压环电气连通。传输设备与交换机共机柜时,需在DDF架增设同轴SPD保护单元。
根据GB50343-2012《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要求,A级机房应实现三级以上防雷保护,核心交换设备的雷击损坏率需控制在0.1‰以下。实际施工中还应考虑土壤电阻率差异,高阻地区需采用降阻剂或离子接地极等特殊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