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抹导热膏是CPU散热的关键步骤,正确的操作能显著提升散热效率。以下是详细步骤及注意事项:
1. 清洁表面
使用无绒布或酒精棉片彻底清洁CPU顶盖和散热器底面,去除旧硅脂、灰尘或油脂。确保表面干燥无残留,否则会影响导热效果。
2. 选择导热膏类型
金属基(如含银)导热膏导热系数高,但导电性可能导致短路风险;非金属基(硅脂)安全性更好但性能略低。根据散热需求和环境选择合适型号。
3. 适量涂抹
- 单点法:适用于主流CPU(如英特尔LGA或AMD AM4),在CPU中心挤豌豆大小的膏体(约3-5mm直径)。
- 十字法:大尺寸CPU(如Threadripper)可沿芯片对角线挤十字形线条。
- 刮平法(需谨慎):用塑料卡将膏体均匀刮成薄层,厚度建议0.2-0.5mm,过厚反而增加热阻。
4. 安装散热器
垂直压下散热器,避免水平移动导致膏体分布不均。螺钉按对角线顺序逐渐拧紧,确保压力均匀。部分散热器预涂硅脂则无需重复涂抹。
5. 注意事项
- 导热膏不固化时可能溢出,避开电容等元件。
- 极端超频可尝试液态金属(如LM),但需配合防短路措施。
- 定期(1-2年)检查硅脂是否需要更换,干涸会导致温度上升。
6. 常见误区
- 过量涂抹不会提升性能,多余硅脂可能渗入主板。
- 金属氧化物硅脂需磨合期(约200小时)达到最佳性能。
- 拆散热器时若发现膏体分布不均,说明压力不足或涂抹方式有误。
合理的涂抹方式可使CPU温差降低5-15℃,直接影响长期稳定性和超频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