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机的正常曝光取决于多个因素,包括光线条件、拍摄模式、ISO、光圈和快门速度的搭配。以下是一些关键点和技术细节:
1. 曝光三要素的关系
- 光圈(F值):光圈越大(F值越小),进光量越多,适合弱光环境或需要浅景深的场景;光圈小(F值大)则适合风光摄影,以获得更大景深。
- 快门速度:高速快门(如1/1000秒)可冻结运动,低速快门(如1秒以上)适合长曝光或暗光拍摄,但需配合三脚架防抖。
- ISO感光度:低ISO(如100-400)画质纯净,高ISO(如3200以上)会增加噪点,但可提升暗光下的曝光。
2. 测光模式的选择
- 多区域测光(矩阵测光):适用于大多数场景,相机自动分析画面各区域光线。
- 中央重点测光:以画面中央为主,适合人像或主体居中的构图。
- 点测光:精准测量极小区域(约3%画面),适合逆光或高对比度场景。
- 全局测光:早期模式,现多被多区域测光取代。
3. 直方图与曝光补偿
- 直方图右侧代表高光,左侧代表暗部。理想情况是分布均匀,避免左右溢出。
- 曝光补偿(±EV)可手动调整亮度,+EV提升曝光(如雪景),-EV降低曝光(如黑色物体)。
4. 动态范围与HDR技术
- 相机(如A7系列)动态范围较广(约14-15档),可保留更多高光和阴影细节。
- HDR模式通过合成多张不同曝光的照片,扩展动态范围,适合大光比场景。
5. 创意风格与LOG模式
- 使用S-Log、HLG等伽马曲线时,画面会故意曝光不足(需向右曝光ETTR),以便后期调色时保留更多信息。
6. 自动ISO与场景适配
- 在A(光圈优先)或S(快门优先)模式下,可设置自动ISO范围(如100-6400),相机根据光线自动调整,确保安全快门。
7. 特殊情况处理
- 拍摄星空需大光圈(F2.8以下)、高ISO(3200-12800)和长快门(15-30秒)。
- 逆光人像可结合反光板或闪光灯补光,或启用DRO(动态范围优化)功能。
掌握这些技术需结合实地拍摄经验,不同型号的相机(如A7IV、A6400等)性能略有差异,建议通过实拍测试最优参数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