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摄人像时使用相机,需综合考虑器材选择、参数设置、光线控制及构图技巧。以下是详细指导:
1. 器材选择
镜头推荐:
- 85mm f/1.8/f1.4:经典人像焦段,背景虚化强,适合半身或特写。
- 35mm f/1.8:环境人像首选,兼顾主体与背景叙事。
- 70-200mm f/2.8:长焦压缩背景,适合户外拍摄。
机身功能:
- S5 II/S1R等支持高分辨率模式的机型,可提升细节表现;GH6的视频人像能力出色,适合动态抓拍。
2. 参数设置
光圈优先模式(A档):
- 开大光圈(f/1.4-f/2.8)突出主体,小光圈(f/5.6-f/8)适合群体人像。
- 注意:全开光圈时需关注边缘画质,适当收缩1-2档可改善锐度。
快门速度:
- 静态人像至少1/125s,动态场景需1/500s以上。
- 弱光环境下可启用机身防抖,配合低速快门(如1/60s)。
ISO:
- 尽量控制在ISO 1600以下(M4/3机型)或ISO 3200以下(全画幅),避免噪点破坏肤色。
白平衡:
- 优先手动预设,或使用RAW格式后期调整。环境复杂时,可通过灰卡校准。
3. 对焦与连拍
人脸/眼控对焦:
- DFD技术需配合高速镜头提升追焦精度,建议开启「人眼识别+AF-C」模式。
- 逆光或低对比场景可切换手动对焦,放大画面辅助确认。
连拍技巧:
- 使用机械快门(最高约7-9张/秒)减少果冻效应,高速移动场景建议电子快门(20fps以上)。
4. 光线控制
自然光运用:
- 黄金时段(日出后/日落前1小时)光线柔和,侧光或逆光可增强立体感。
- 阴天漫射光适合均匀肤色,正午强光需用反光板补暗部。
人造光搭配:
- 外接闪光灯(如PEAKS系列)跳灯补光,避免直射硬光。
- 持续光源(LED补光灯)适合视频人像,色温建议5500K左右。
5. 构图与后期
经典构图法:
- 三分法、引导线构图突出主体,留白增加画面呼吸感。
- 低角度拍摄显腿长,俯视角适合小清新人像。
后期处理:
- 用Lightroom或Capture One调整肤色(橙色饱和度-5,明度+10),局部提亮眼睛。
- 背景虚化不足时,可轻微增加径向模糊或蒙版渐变。
6. 特殊场景
夜景人像:
- 大光圈+三脚架,或提高ISO配合机内多帧降噪。
- 背景光斑可手动对焦至远景灯光,营造氛围。
黑白人像:
- 机内滤镜选择高对比黑白模式,强调纹理(如皱纹、发丝)。
注意事项
沟通引导:拍摄前与模特明确主题,避免僵硬表情;可播放音乐放松氛围。
备用方案:多备电池(部分机型续航较弱),晴天携带ND滤镜控制曝光。
掌握这些技巧后,可灵活应对不同拍摄需求,充分发挥相机的色彩科学与动态范围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