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相机的参数设置指南,涵盖基础与进阶配置,适用于α系列微单/等机型:
1. 基础曝光三要素
光圈(F值):
大光圈(如F1.4-F2.8)适合弱光或背景虚化;小光圈(F8-F16)适合风光摄影。A档(光圈优先)下可手动调整光圈,由相机自动计算快门速度。
*扩展知识:光圈叶片数影响光斑形状,GM镜头通常采用圆形光圈。*
快门速度:
静态场景建议≥1/焦距(秒)防抖(如50mm镜头用1/50s);运动物体需更快(1/500s以上)。S档(快门优先)可锁定速度,适合运动拍摄。
*注意:电子快门可能出现果冻效应,机械快门更适合高速场景。*
ISO感光度:
原生ISO(如100/640)画质最佳。启用「ISO AUTO」时可设置下限(如1/60s)和上限(如6400),避免过高噪点。
2. 对焦系统
对焦模式:
- AF-S(单次对焦):静态主体,半按快门锁定焦点。
- AF-C(连续对焦):移动物体,需配合「广域/区域对焦区」。
- 手动对焦(MF):峰值对焦(设置→红色高光)辅助精准控制。
进阶设置:
「AF灵敏度」调高(+2)提升运动追焦能力;「眼控AF」在人像中优先对焦眼部(可设置人/动物识别)。
3. 白平衡与色彩
预设白平衡:
根据光源选择(如日光、阴天、白炽灯),或手动输入色温(K值)。
*技巧:拍摄RAW格式可后期无损调整,但JPG需前期准确设置。*
创意风格:
- 「生动」:提升饱和度与对比度,适合风景。
- 「中性」:保留细节,方便后期。
- 「S-Log3」:视频专用,动态范围大但需后期调色。
4. 视频参数
帧率与分辨率:
4K 30p(日常拍摄)、1080p 120p(升格慢动作)。注意S&Q模式需单独设置帧率。
编码格式:
XAVC S(高画质H.264)或XAVC HS(H.265压缩更高效)。
动态范围优化:
HLG模式直接兼容HDR显示设备,PP10(S-Cinetone)提供电影级色调。
5. 自定义按键与菜单
快捷菜单(FN键):
可添加常用功能(如静音拍摄、对焦放大)。
自定义按钮:
C1/C2键可设为APS-C裁切或眼部对焦切换。
My Menu:
汇总高频设置(如格式化、ND滤镜开关),提升效率。
6. 扩展设置与技巧
防抖优化:
机身防抖(SteadyShot)选择「增强模式」提升手持稳定性。
长曝光辅助:
开启「长曝光降噪」减少热噪,但会延长处理时间。
RAW+JPG双格式:
保留后期空间的同时获得直出预览。
根据拍摄场景灵活调整参数,多利用的「MR模式」存储三组预设(如人像/风光/运动)。不同镜头的光学特性也会影响参数选择,例如广角镜头的畸变控制或长焦的呼吸效应补偿需针对性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