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式电脑主板的价格区间较大,主要受芯片组、品牌、功能规格等因素影响。以下是详细分类和扩展说明:
1. 入门级主板(300-800元)
- 适用于办公或轻度娱乐,通常采用H610(Intel)或A520(AMD)芯片组。
- 供电设计简单,扩展性有限(如仅支持PCIe 3.0、2个内存插槽),接口较少(USB 3.2 Gen1、无Type-C)。
- 代表型号:华硕Prime H610M-K、微星A520M-A PRO。
2. 中端主流主板(800-1500元)
- 主流选择,如B660/B760(Intel)或B550(AMD),支持超频(AMD B系列开放超频)。
- 配备更多M.2接口(NVMe协议)、PCIe 4.0插槽,强化供电模块(如6+2相供电)。
- 附加功能:ARGB灯控、2.5G网卡、Wi-Fi 6(部分型号需加价)。
- 代表型号:技嘉B760M AORUS ELITE、微星B550 TOMAHAWK。
3. 高端主板(1500-3000元及以上)
- 旗舰级芯片组(Z790/X670E),专为超频或工作站设计,供电可达16+1相(90A DrMOS)。
- 扩展性极强:4个M.2插槽、Thunderbolt 4、10G万兆网口,支持DDR5高频内存。
- 特色设计:一体式IO装甲、Debug LED、BIOS Flashback按键。
- 代表型号:ROG MAXIMUS Z790 HERO、华硕ProArt X670E-CREATOR。
选购注意事项:
兼容性:确认主板与CPU代际匹配(如13代酷睿需B760/Z790)。
散热设计:高端主板需注意VRM散热片覆盖面积和M.2散热装甲。
品牌差异:华硕/微星BIOS优化更成熟,技嘉/华擎性价比更高。
二手市场:老型号(如B450)价格可低至200-400元,但需注意成色和保修。
主板作为硬件中枢,建议预留总预算的15%-20%。过度追求高端可能造成性能冗余,按需选择方能平衡成本与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