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由器和AC交换机的连接需根据具体场景选择不同的拓扑方案,以下是几种典型连接方式及技术细节:
1. 传统有线拓扑(集中转发模式)
- 通过千兆/万兆以太网电口或光口直连,建议优先使用路由器下行接口与交换机的上联端口(通常标记为Uplink或XG)相连。
- 链路聚合(LACP)可提升带宽冗余,需在路由器和交换机上同时配置2-4个端口的链路捆绑,注意保持哈希算法一致(如基于源-目的IP)。
- 建议启用MTU协商,避免因Jumbo Frame(巨型帧)导致的分片问题。
2. 无线控制器(AC)集成方案
- 若使用独立AC控制器,需通过管理VLAN(如VLAN 100)与交换机互联,并确保CAPWAP隧道端口(通常UDP 5246/5247)开放。
- 在混合组网中,路由器需为AP分配DHCP Option 43字段,格式需匹配厂商规范(如H3C设备需十六进制编码AC IP)。
- 流量分离场景中,可配置业务VLAN(用户数据)与管理VLAN(控制信令)的802.1Q Trunk。
3. 三层路由对接
- 当交换机启用三层功能时,需配置OSPF或静态路由指向路由器网关。例:交换机配置`ip route 0.0.0.0 0.0.0.0 192.168.1.1`指向路由器内网接口。
- 启用VRRP/HSRP协议可实现双路由器冗余,交换机需设置双默认网关并调整优先级。
4. PoE供电协同
- 若交换机为PoE型号,需确保路由器能透传LLDP协议,使AP获得正确的功率分配(如802.3at/bt)。
- 功率预算需叠加计算:单端口30W PoE++交换机总功率不应超过电源模块额定值的80%。
5. 安全策略联动
- 在防火墙路由器场景下,需放行交换机的SNMP(161/162)、Syslog(514)等管理流量。
- 可部署802.1X认证,由交换机作为Authenticator,路由器集成RADIUS服务(如FreeRADIUS)。
关键注意事项:
Worksheet
1 物理层兼容性:SFP+光模块需匹配传输距离(SR/LR)和厂商兼容性列表
2 生成树协议:建议启用RSTP/MSTP避免环路,并将路由器接口设置为Edge Port
3 QoS标记:无线语音业务需保持端到端DSCP标记(如EF对应46)
4 管理IP规划:建议采用/29子网用于设备间管理通信
特殊场景扩展:
在SDN架构中,可通过Netconf/YANG模型实现控制器集中编排
针对Wi-Fi 6的OFDMA特性,需确保交换机端口缓冲深度≥12MB以避免微突发
多云接入时,可借助VXLAN在路由器与交换机间建立Overlay隧道
典型故障排查点:
1. 端口自协商失败:强制配置双工模式与速率
2. BPDU过滤配置错误导致STP阻塞
3. 未关闭交换机端口安全(Port Security)导致MAC地址过滤
4. VLAN Hopping攻击防护未启用
对于超大规模部署,建议采用Leaf-Spine架构,路由器作为Border Leaf节点,通过ECMP实现负载均衡。路由协议优选BGP EVPN以支持大规模VXLAN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