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Force GTX 960作为NVIDIA于2015年推出的中端显卡(Maxwell架构),在3D建模和渲染方面的表现需结合具体场景分析,以下是详细评估:
1. 基础性能参数
配备1024个CUDA核心、2GB/4GB GDDR5显存(128bit位宽),功耗120W。对于轻中度3D工作(如Blender简单建模、SketchUp场景构建)仍可胜任,但面对高模雕刻(ZBrush 8M面以上)或实时光追需求会显不足。OpenGL性能优于AMD同代产品,适合Maya等依赖OpenGL加速的软件。
2. 软件兼容性
支持DirectX 12_1、OpenGL 4.5和部分CUDA加速。在Blender Cycles中,通过OptiX后端可实现基础光线,但效率仅为RTX 2060的1/3左右。Substance Painter等PBR材质工具能流畅运行2K纹理,4K编辑可能出现显存瓶颈。
3. 显存限制分析
4GB版本在UE5中运行Nanite需将虚拟几何体精度调至中等,Lumen全局光照建议关闭。建筑可视化场景(Enscape/Twinmotion)建议模型面数控制在200万以内,超出可能导致实时帧数骤降。
4. 散热与稳定性
Maxwell架构能效比较优,双风扇设计型号(如技嘉G1 Gaming)可维持1.3GHz以上持续Boost频率。但长时间渲染建议改进机箱风道,核心温度超过80℃可能引发降频。
5. 优化建议
- 在Blender中启用CUDA加速时关闭视口降噪
- 3ds Max用户建议使用Nitrous驱动而非Direct3D模式
- 复杂场景优先采用ProRender等CPU/GPU混合渲染方案
6. 对比当代产品
相较RTX 3050,GTX 960缺乏Tensor Core导致DLSS不可用,AI降噪速度相差5-8倍。但在传统光栅化任务中,其性能仍接近GTX 1650 D6版本。
该卡现阶段更适合学生学习或小型工作室备用,专业生产建议至少配备RTX 3060 12GB以上显卡。若需继续使用,可搭配代理渲染或云渲染方案弥补硬件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