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NU/Linux系统的空间构成涵盖多个层次,既有物理存储分配,也有逻辑分区设计,同时涉及文件系统管理和运行时资源占用。以下是详细分类说明:
1. 物理存储空间:
磁盘分区通常遵循FHS标准(Filesystem Hierarchy Standard),包含根目录`/`、`/home`用户目录、`/var`动态数据等独立分区。现代系统可能采用LVM(逻辑卷管理)实现动态扩容,或使用btrfs等支持写时复制(COW)的文件系统。
2. 文件系统层次:
- 系统核心区:`/bin`、`/sbin`存放基础命令,`/lib`和`/lib64`包含核心库文件。
- 运行时空间:`/proc`虚拟文件系统实时反映进程信息,`/sys`导出内核数据结构,二者均不占实际磁盘空间。
- 临时文件:`/tmp`目录通常挂载为tmpfs,内存驻留提升IO速度。
3. 软件管理占用:
- 包管理系统(如APT/YUM/DNF)会保留下载的`.deb`/`.rpm`缓存于`/var/cache`。
- 容器化部署时,Docker的`/var/lib/docker`可能快速膨胀,需定期清理镜像层。
4. 用户空间配置:
- 用户目录`~/.config`和`~/.local`会随应用安装积累配置文件,而`~/.cache`存储临时数据。
- Flatpak/Snap等新型包管理器会在用户目录创建独立沙箱环境。
5. 日志与监控:
- `/var/log`目录记录系统日志,需配合logrotate定期轮转避免溢出。
- journald日志系统可能占用`/run/log/journal`内存空间。
6. 特殊存储技术:
- OverlayFS联合挂载常用于容器分层存储。
- 交换分区(swap)作为虚拟内存扩展,现代系统推荐设置大小为物理内存的1-2倍。
7. 网络存储集成:
- NFS/Samba客户端挂载会占用本地命名空间。
- iSCSI或FC SAN可通过LVM整合为本地存储池。
8. 安全隔离空间:
- SELinux/AppArmor会维护独立的安全策略数据库。
- `/run/user/
系统管理员应定期通过`df -Th`查看挂载点使用率,结合`ncdu`分析目录体积分布,对LVM卷组可采用`vgextend`动态扩容。在大规模部署中,需要考虑分布式存储如Ceph或GlusterFS的集成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