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外观检查
- 针脚/触点:Intel CPU需检查底部触点是否有氧化、划痕或弯曲;AMD CPU需观察针脚是否整齐、有无断裂或歪斜。
- 表面文字:核对顶盖上的型号、批次号是否与卖家描述一致,是否有打磨或重新印刷的痕迹。
- *扩展知识*:部分二手CPU可能因超频或长期高温使用导致顶盖变色,需警惕硅脂干涸或烧焦痕迹。
2. 上机测试
- 基础功能:安装后开机进入BIOS/UEFI,确认主板能正确识别型号、频率和核心数。
- 稳定性测试:使用AIDA64单烤FPU或Prime95运行Small FFTs测试20分钟以上,观察是否蓝屏、死机或温度异常(正常满载温度因型号而异,新制程CPU通常低于85℃为佳)。
- *扩展知识*:部分老旧CPU可能存在隐疾(如Intel的"TIM硅脂问题"),需长期压力测试才能暴露故障。
3. 性能验证
- 跑分对比:用Cinebench R23或CPU-Z跑分,对比同型号公开数据(误差±5%属正常)。
- 内存兼容性:搭配不同内存频率测试,尤其AMD锐龙需注意FCLK稳定性。
4. 软件辅助检测
- 硬件信息工具:HWiNFO64可查看关键参数(如步进修订、最大睿频、缓存容量),排查ES(工程样品)或改款CPU。
- 错误记录:Windows事件查看器中关注WHEA-Logger错误,可能暗示CPU内部故障。
5. 其他注意事项
- 保修贴纸:部分国行CPU可通过序列号查询剩余保修,但二手商品可能因渠道问题失效。
- 散热器兼容性:购买前确认CPU TDP与散热器匹配,避免因散热不足导致降频。
特别注意:闲鱼交易建议拍摄完整开箱视频,付款前要求卖家提供CPU-Z验机截图,并保留至少7天无理由退货协商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