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U风扇走线主要涉及电源线、RGB/PWM控制线的合理布置,以确保散热效率、机箱内部整洁和安全性。以下是具体步骤和注意事项:
1. 确认风扇接口类型
- 4针PWM接口:支持智能调速,需连接主板标有"CPU_FAN"或"CPU_OPT"的4针插座。
- 3针DC接口:仅支持电压调速,兼容4针插座但无PWM功能。
- RGB/ARGB接口:若风扇带灯效,需连接主板相应的12V RGB或5V ARGB插座(注意电压匹配)。
2. 电源线走线路径
- 主板供电优先:将风扇电源线沿主板边缘或预设线槽走向插座,避免遮挡CPU散热器或内存插槽。
- 背板走线:中高端机箱通常有背板空间,可将多余线材穿过主板托盘背面,减少正面杂乱。
- 扎带固定:使用尼龙扎带或魔术贴固定线材,避免缠绕风扇叶片或阻碍风道。
3. 多风扇串联与集线器
- 串联接法:多个PWM风扇可通过Y型分线器串联,节省主板接口(需注意总电流不超过主板供电能力,通常单口限1A)。
- 使用集线器:RGB风扇数量多时,需外接集线器统一控制,并通过SATA或大4pin接口独立供电。
4. 风道优化关联走线
- 避让进/出风口:线材不要堵塞机箱前进风或顶部/后部出风区域,尤其是塔式散热器的气流路径。
- 水冷泵走线:一体式水冷的水泵线需接"CPU_FAN"或"AIO_PUMP"专用接口,确保全速运行。
5. 安全与兼容性检查
- 防短路处理:裸露的金属接口需绝缘包扎,避免接触主板焊点。
- BIOS设置:安装后进入BIOS确认风扇转速可调,PWM模式是否正常启用。
- 理线间距:避免线与显卡背板、主板散热马甲接触,高温可能导致线材老化。
扩展知识:特殊场景处理
- ITX小机箱:走线空间有限,可优先使用扁平线或定制短线,必要时拆装主板托盘。
- 全模组电源:利用电源附送的CPU 8pin延长线,减少线材冗余。
- 服务器散热:暴力扇需通过转接卡从电源直接取电,主板接口可能无法驱动高电流。
合理的走线既能提升散热性能,也能延长硬件寿命。根据具体机箱结构和散热方案灵活调整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