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机进灰的处理方法需要根据灰尘位置和严重程度采取不同措施:
1. 镜头外部灰尘处理
使用专业镜头笔(碳粉头)由中心向外螺旋轻扫,顽固灰尘可配合超细纤维布+1-2滴镜头清洁液。
避免使用酒精类溶剂,多层镀膜可能被腐蚀。对于非球面镜组,清洁时要避开边缘粘合胶部位。
2. 传感器清洁方案
搭载超声波除尘系统的机型(如S1H/S5II)可启用"传感器清洁"功能,通过20000次/秒振动剥离微粒。
手动清洁需先用气吹清除浮尘,顽固杂质建议使用传感器清洁棒配合专用溶剂(如Eclipse E2),注意全画幅传感器需选用24mm宽度清洁棒。
3. 机身内部防尘管理
更换镜头时保持卡口朝下,雨天环境建议使用防雨罩(如DMW-RS2)。长时间不用应安装机身盖(原装盖带硅胶密封圈)。
相机存放时可放置干燥剂(推荐变色硅胶),相对湿度建议维持在40-50%之间。
4. 专业维护建议
当灰尘出现在反光板箱或对焦屏时,需拆解顶盖处理,这类操作建议联系官方售后(有CCD校准专用设备)。
视频用户可定期检查散热口防尘滤网,GH系列机型滤网可徒手拆卸清理。
特殊注意事项:
M4/3系统相机因景深关系,灰尘更易显像,但实际成像影响小于全画幅。
相机进灰属于正常损耗,国际标准允许传感器存在3个直径≤0.1mm的尘点。
极端环境下建议使用防尘机身(如G9II的IP52认证机身)配合防尘镜头(LEICA DG 12-60mm F2.8-4具备防泼溅结构)。
预防措施比事后清洁更重要,建议每次外拍后使用高压气吹清洁相机缝隙,潮湿地区需特别注意镜筒伸缩式镜头的防尘保养。当出现无法清除的霉斑或油性污染物时,应立即送修避免光学元件永久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