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D显卡实现无桥交火(即无需物理交火桥接器)主要依赖以下技术和方法,适用于现代RDNA架构及部分GCN架构显卡:
1. 基于PCIe总线直连通信
- 从RDNA架构开始,AMD通过PCIe 3.0/4.0总线实现显存一致性访问(HBCC技术),多卡间数据交换带宽可达32GB/s以上,物理交火桥接器不再是必需项。主板需支持PCIe通道拆分(如x8/x8模式)以保证带宽。
2. 驱动层优化(DX12/Vulkan)
- 在支持显式多GPU的API(如DX12的Multiadapter或Vulkan的Device Groups)下,驱动程序可直接分配渲染任务到多张显卡,无需传统CrossFire配置。游戏需原生支持多GPU渲染逻辑。
3. 显存虚拟化技术
- HBCC(高带宽缓存控制器)允许显卡动态共享显存资源,跨卡数据同步通过Infinity Fabric互联总线实现,延迟较传统交火降低40%以上。需在Radeon Software中启用"显存共享"选项。
4. Radeon Pro系列专业卡方案
- WX/W系列专业卡支持NVLink替代技术AMD Infinity Link,通过专用连接器实现双向56GB/s带宽,但消费级显卡需依赖PCIe+软件协调。
5. 混合交火注意事项
- 不同核心的显卡(如RX 6700 XT + RX 6800)可通过驱动强制组合,但需满足同代GCN/RDNA架构,且性能以弱卡为基准。建议使用同核心型号(如双RX 6900 XT)避免兼容问题。
关键设置步骤:
BIOS中启用Above 4G Decoding及PCIe资源分配
Radeon Software中创建多GPU配置文件
游戏内选择"交替帧渲染1:1"或"分块渲染"模式
性能影响因子:
PCIe版本(4.0比3.0提升约15%多卡效率)
主显卡PCIe通道数(x16优于x8)
显存速率同步要求(建议同品牌同颗粒型号)
目前该技术更适用于专业渲染/计算场景,游戏兼容性受限于开发者对多GPU的支持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