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板支持的内存条数量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
1. 内存插槽数量
大多数消费级主板提供2-4个DIMM插槽,高端主板(如工作站或服务器主板)可能配备8个或更多。例如:ATX主板常见4插槽,ITX小板通常只有2插槽。
2. 芯片组限制
Intel和AMD的芯片组会规定最大内存通道数和容量上限。如Z790芯片组支持双通道4插槽(最高128GB DDR5),而Threadripper的WRX90平台支持8插槽四通道。
3. 物理层设计
布线复杂度影响稳定性:插满高频内存时,电气干扰可能需降低频率。部分主板会标注"1DPC"(单条每通道)或"2DPC"(双条每通道)的兼容模式。
4. 容量与颗粒兼容性
单条内存容量受制于芯片密度。早期DDR4主板可能仅支持单条16GB,而现代主板可识别单条64GB。需注意BIOS版本是否支持新颗粒。
5. 特殊技术限制
如Intel Flex Mode允许不同容量混插但会损失部分性能,AMD的NVDIMM-P方案则需专用插槽。
6. 散热与功耗
插满内存时需考虑供电模块负载和散热空间,超频场景下可能需要主动散热马甲。
服务器领域还有RDIMM/LRDIMM的区别,后者通过缓冲器可支持更高密度但延迟增加。选购时应以主板QVL(认证列表)为准,尤其对于高频或大容量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