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需要关机取决于具体使用场景和需求。以下是关键考量因素:
1. 系统稳定性与资源管理
- macOS 12采用UNIX基础架构,内存管理机制成熟,长期运行时缓存和进程会逐步累积。虽然系统会自动回收部分资源,但持续高负载工作(如视频渲染/虚拟机运行)后重启可彻底释放内存,避免潜在的内存泄漏或进程僵死。
- 系统更新补丁通常需要重启才能生效,特别是内核扩展或安全更新。
2. 硬件寿命影响
- 现代SSD有写入寿命限制,但睡眠模式下仅维持DRAM供电,对闪存损耗极小。频繁开关机反而可能增加SSD的FTL表写入次数。
- 机身散热设计会影响决策:M系列芯片的MacBook发热量低,可长期睡眠;Intel机型若散热不良,关机更利于元件保护。
3. 使用习惯差异
- 每日使用场景:持续外接显示器工作时,保持睡眠更方便;移动办公频繁开合笔记本盖的用户,睡眠模式已足够。
- 安全性需求:处理敏感数据时,关机可确保T2/M1安全芯片彻底切断内存供电,防止冷启动攻击。
4. 后台任务与能耗
- 系统睡眠时仍可能执行Time Machine备份、iCloud同步等任务,若网络环境不稳定,可能加剧电池循环消耗。
- 电源管理数据:实测显示M1 MacBook Air睡眠24小时耗电约3-5%,但长期不用(超过72小时)仍建议关机。
5. 特殊工况注意事项
- 外接扩展坞/雷电设备存在固件兼容性问题时,关机可重置电源分配芯片。
- 内核恐慌(Kernel Panic)后必须冷启动以重建kext缓存。
建议策略:日常使用选择睡眠即可,每周关机1次维护系统;长期不用(超过3天)应完全关机;遇到系统响应迟缓时优先尝试退出异常进程,无效再重启。对于企业级Mac,MDM策略通常强制要求定期重启以部署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