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使小米手机拍摄远景时获得模糊效果(背景虚化),可通过以下方法实现并优化:
1. 使用人像模式
小米手机的人像模式基于算法模拟大光圈虚化效果,拍摄时系统会自动识别主体并虚化背景。
操作步骤:打开相机→选择“人像”模式→对准远景主体(确保主体距离手机1-2米内效果更佳)→调整虚化强度(部分机型支持滑动调节)。
注意:算法虚化可能导致边缘识别不精准,建议拍摄时保持主体轮廓清晰,背景简洁。
2. 手动调整专业模式参数
大光圈优先:若手机支持可变光圈(如小米13 Ultra),将光圈调至最小(如f/1.4-f/2.2),可增加自然景深。
长焦镜头辅助:切换至3.2x或5x长焦镜头,长焦能压缩景深,配合大光圈更易虚化远景。
对焦与快门:在专业模式中手动对焦(MF)至主体,降低曝光补偿(EV)以避免过曝影响虚化层次感。
3. 后期编辑强化效果
相册内置的“编辑”工具支持“背景虚化”功能,可手动涂抹需虚化的区域并调整模糊强度。
使用第三方软件(如Snapseed、Lightroom)的“镜头模糊”工具,通过渐变模糊模拟光学虚化,更精准控制过渡范围。
4. 硬件与外设配合
附加镜头:安装外接长焦或微距镜头,改变光学焦距从而增强物理虚化。
拍摄距离控制:主体远离背景(如人物站在建筑前10米),手机靠近主体,能自然形成浅景深。
扩展知识:算法虚化的局限性
小米的虚化算法依赖多帧合成和AI分割技术,在复杂场景(如树叶、网格)中可能出现“涂抹感”。建议选择明暗对比明显的背景,或拍摄RAW格式后手动调整。部分旗舰机型(如14 Pro)搭载徕卡光学镜头,虚化过渡更接近单反效果。
注意事项:
光线不足时,算法虚化可能因降噪处理丢失细节,建议在充足光照下拍摄。
超广角镜头景深较深,虚化效果较弱,优先使用主摄或长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