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进入Linux救援模式,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实现:
1. 通过Grub引导菜单进入救援模式
重启系统,在Grub引导界面选择对应的内核版本,按 `e` 进入编辑模式。找到以 `linux` 开头的行,在行末添加以下参数之一:
- `single`:直接进入单用户模式(部分系统已弃用)。
- `init=/bin/bash`:跳过初始化直接启动Bash(需后续手动挂载文件系统)。
- `systemd.unit=rescue.target`(Systemd系统专用)。
按 `Ctrl+X` 启动,系统会进入救援环境。
2. 使用Live CD/USB启动
通过Live介质启动后,挂载原系统的根分区到临时目录(如 `/mnt`),使用 `chroot` 切换环境:
bash
mount /dev/sdXn /mnt
mount --bind /proc /mnt/proc
mount --bind /sys /mnt/sys
mount --bind /dev /mnt/dev
chroot /mnt
适用于文件系统损坏或引导修复场景。
3. Systemd系统的特殊方法
若系统使用Systemd,可在Grub中追加以下参数:
- `systemd.unit=emergency.target`:仅挂载根文件系统为只读。
- `systemd.unit=rescue.target`:挂载根文件系统为读写并启动基础服务。
4. 内核崩溃时的网络救援
若系统无法本地访问,可通过网络引导(如PXE)加载救援镜像,或使用IPMI等远程管理工具挂载ISO救援。
注意事项:
救援模式下可能需要手动挂载文件系统(如 `mount -o remount,rw /` 切换为读写)。
使用 `chroot` 后,需确保挂载了 `/proc`、`/sys` 和 `/dev`,否则部分命令无法正常工作。
不同Linux发行版(如RHEL、Debian)的救援模式参数可能略有差异,需参考官方文档。
救援模式通常用于修复损坏的配置文件、恢复密码、修复文件系统或重新安装引导加载程序(如Grub)。操作前建议备份关键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