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卡设计商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盈利:
1. 直接销售GPU芯片
显卡设计商(如NVIDIA、AMD)的核心收入来源于GPU芯片的销售。这些芯片既面向消费级市场(游戏显卡、工作站显卡),也面向企业级市场(数据中心GPU、AI加速卡)。高端GPU(如NVIDIA的H100、AMD的MI300)单价可达数千甚至上万美元,尤其是数据中心和AI训练领域的需求增长推动了高利润产品的销售。
2. 授权IP和技术许可
部分设计商会将GPU架构或相关技术授权给其他厂商使用。例如,NVIDIA的DLSS(深度学习超采样技术)和光追技术可授权给游戏开发商;AMD则通过RDNA架构授权给半定制客户(如游戏主机厂商、微软)。这类授权费通常按销量或固定合同收取。
3. 软件生态系统增值服务
现代GPU的竞争力不仅依赖硬件,还与其软件堆栈密切相关。NVIDIA通过CUDA平台构建了AI、科学计算等领域的护城河,企业用户需付费使用其开发工具(如CUDA Toolkit企业版)或云服务(如NGC容器仓库)。AMD也通过ROCm平台吸引高性能计算客户。
4. 数据中心与云服务合作
云厂商(如AWS、阿里云)大规模采购GPU用于虚拟化和AI服务,设计商可通过长期合作获取稳定订单。NVIDIA的DGX系统、AMD的Instinct加速卡均针对这一市场,部分合作甚至涉及联合研发定制芯片。
5. 品牌溢价与细分市场定价
消费级显卡通过差异化定价策略获利。例如,旗舰型号(如RTX 4090)利润率极高,而主流型号走量盈利。限量版或创作者专属产品(如NVIDIA Studio系列)也通过附加功能提升溢价空间。
6. 技术专利壁垒
设计商积累了大量图形处理、并行计算等领域的专利,可通过诉讼或交叉授权从竞争对手处收取费用。例如,NVIDIA与Intel、高通等公司曾有多起专利纠纷并达成和解。
7. 半定制与代工业务
AMD利用其灵活的半定制模式,为游戏主机(PS5、Xbox Series X)提供APU解决方案,这类订单虽然利润率较低,但规模效应显著。此外,设计商也会将部分芯片制造外包给台积电等代工厂,通过优化制程降低成本。
8. 新兴市场布局
自动驾驶(如NVIDIA Drive平台)、元宇宙(Omniverse)、边缘计算等新兴领域成为增长点。设计商通过提供全套解决方案(硬件+软件+服务)获取长期收益,例如车企需为自动驾驶芯片持续支付软件更新费用。
显卡行业的盈利模式已从单纯硬件销售转向“硬件+软件+服务”的捆绑策略,技术生态的掌控力直接决定了议价能力。未来,随着AI算力需求爆发,设计商在数据中心和端侧设备的竞争将进一步加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