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能相机录像时的对焦技巧需要结合硬件设置与操作手法,以下从技术细节和实战应用展开说明:
一、对焦模式选择
1. 自动对焦模式
- 人脸AF:在EOS R5/R6等机型中,开启「人脸+」模式可锁定人物眼部或面部,适合移动人像拍摄。需进入菜单启用「眼睛检测AF」并设置为「视频优先」。
- 伺服自动对焦(Servo AF):适用于运动场景,通过菜单选择「视频Servo AF」可平滑动态主体,建议搭配「自动对焦速度」(调整灵敏度)和「对焦过渡速度」(控制焦点切换柔顺度)。
2. 手动对焦辅助
- 峰值对焦:在MF模式下开启「峰值显示」,高亮区域提示合焦范围,颜色可选(红/黄/蓝),适用于低反差场景。
- 放大对焦:录制前可局部放大5-10倍检查焦点精度,配合三脚架使用更佳。
二、关键参数优化
1. AF驱动速度
- 快速移动主体可将「AF速度」设为+2,但可能产生机械噪音;慢速移动或戏剧性转场建议-2,实现电影级缓焦效果。
2. 触控与拖拽AF
- 支持触屏的机型(如EOS R7)可直接点击屏幕切换焦点,或使用「智能控制器」拖拽对焦点,避免物理按键震动。
3. 追焦灵敏度调整
- 「自动对焦响应」设为「标准」可减少焦点频繁跳动,「锁定」模式则优先维持当前主体,适合遮挡物较多的环境。
三、进阶技巧
1. 预对焦与标记点
- 拍摄固定机位时,可手动预对焦至主体距离标尺,或使用胶带标记跟焦环位置,避免自动对焦抽动。
2. 低光对焦策略
- 暗光环境下关闭「全像素双核AF」,改用中央点对焦(灵敏度更高),或外接LED补光辅助对焦。
3. 镜头适配性
- STM步进马达镜头(如EF-S 18-55mm STM)适合安静视频对焦,而USM超声波马达(如EF 24-70mm f/2.8)响应更快但噪音略大。
四、注意事项
连续对焦可能增加耗电,备足电池或使用假电池供电。
4K模式下部分机型会裁剪画面,需重新调整对焦区域构图。
避免频繁逆光拍摄,反差过低可能导致AF失效,此时应切换MF。
通过结合机身性能与场景需求灵活调整,可显著提升视频对焦的精准度与专业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