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交换机上配置流量镜像(也称为端口镜像或SPAN)的主要步骤如下,适用于大多数厂商设备(如Cisco、华为、H3C等):
1. 基本原理
流量镜像是将指定端口(源端口)或VLAN的流量复制到监控端口(目的端口),用于安全分析、流量监测或故障排查。镜像过程不影响原始流量转发。
2. 配置步骤
确定源与目的端口
源端口可以是单个物理端口、多个端口或整个VLAN,目的端口通常是连接分析工具(如IDS、抓包设备)的专用端口。
例如:将Gig1/0/1的流量镜像到Gig1/0/24。
Cisco交换机示例
bash
monitor session 1 source interface Gig1/0/1 both # both表示双向流量,rx/tx可单独指定
monitor session 1 destination interface Gig1/0/24
若镜像整个VLAN:
bash
monitor session 2 source vlan 100
monitor session 2 destination interface Gig1/0/24
华为/H3C交换机示例
bash
observe-port 1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0/0/24 # 先定义观察端口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0/0/1
port-mirroring to observe-port 1 inbound # 仅入方向,outbound为出方向
3. 远程镜像(RSPAN/ERSPAN)
跨交换机镜像需配置RSPAN VLAN(Cisco)或GRE隧道(ERSPAN):
- RSPAN:通过中间VLAN承载镜像流量,需所有交换机支持该VLAN。
- ERSPAN:三层镜像,支持IP网络传输,适合远距离场景(如Cisco Nexus设备)。
4. 注意事项
性能影响:镜像可能增加CPU负载,建议过滤无关流量(如使用ACL限定镜像范围)。
目的端口限制:目的端口不能用于正常数据传输,部分设备要求关闭STP/CDP等协议。
带宽匹配:确保目的端口带宽≥源端口,避免丢包。
法律合规:镜像可能涉及隐私,需符合当地数据保护法规。
5. 进阶技巧
流量过滤:仅镜像特定协议(如HTTP)或IP地址的流量。
bash
monitor session 1 filter ip access-group MIRROR-ACL # Cisco ACL过滤
时间采样:部分设备支持周期镜像(如每10秒采样1秒),降低负载。
堆叠交换机:需在Master设备上配置,并指定堆叠成员端口。
6. 常见故障排查
目的端口无流量:检查端口状态、镜像会话是否激活,确认目的端口未加入其他VLAN。
数据不完整:检查源端口是否配置了`both`方向,或ACL是否过滤过多流量。
7. 厂商差异
Juniper:使用`port-mirror`配置,镜像流量需绑定到分析模块。
Arista:支持`session`配置,可定义多对多镜像关系。
配置完成后,可通过`show monitor session`(Cisco)或`display mirror`(华为)验证状态,建议在非高峰期操作以避免影响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