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机的延时录像功能(又称间隔拍摄或延时摄影)通常通过以下步骤和技巧实现,不同机型操作可能略有差异:
1. 模式选择
- 高端机型(如α7系列、α6x00系列)需进入菜单→拍摄设置→拍摄模式,选择“间隔拍摄”或“延时摄影”功能。
- 部分旧型号(如RX100系列)可能需要通过“应用程序”菜单下载并安装延时拍摄应用。
2. 参数设置
- 间隔时间:根据场景动态调整,例如云层流动建议2-5秒,星空摄影需配合长曝光(20-30秒间隔)。
- 拍摄张数:计算最终视频时长(如25帧/秒的视频,需300张生成12秒片段)。
- AE灵敏度:设为“低”可避免曝光波动导致的画面闪烁。
3. 进阶设置
- 使用S&Q(慢速和快速)模式的机型(如α7S III),可直接设置1-60帧的录制速率,生成机内合成的延时视频。
- 启用曝光平滑功能(部分机型支持)可减少光线变化的跳变。
- 搭配PlayMemories Camera App(旧机型)或Imaging Edge Mobile实现远程控制。
4. 配件建议
- 使用三脚架确保稳定性,室外拍摄建议加装防风配重。
- 长时间拍摄需外接电源(如假电池+PD充电宝)。
- 星空延时建议使用赤道仪抵消地球自转。
5. 注意事项
- 存储卡需大容量且高速(建议UHS-II卡,避免写入延迟)。
- 高温环境下长时间录制可能触发过热保护,可关闭机身防抖功能降低功耗。
- 后期合成推荐使用Sony Catalyst Browse或Adobe Premiere的“序列帧导入”功能。
专业建议:拍摄日出日落等大光比场景时,使用A档+曝光补偿,或手动固定ISO/光圈,通过ND滤镜控制进光量。若需高动态范围,可开启RAW格式间隔拍摄,后期逐帧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