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提升路由器的安全性,需从硬件配置、软件管理和网络习惯多维度入手。以下为详细建议:
1. 更改默认管理员凭证
出厂默认的账号(如admin/password)极易被破解。建议设置12位以上复杂密码,包含大小写字母、数字及特殊符号,避免使用个人信息。部分高端路由器支持多因素认证(MFA),建议启用。
2. 升级固件至最新版本
漏洞修复通常通过固件更新实现。开启自动更新功能或每月手动检查厂商安全公告。对于老旧设备(如超过5年未更新的型号),建议更换为支持WPA3协议的新款路由器。
3. 启用WPA3加密协议
WPA2-PSK已被KRACK攻击破解,WPA3采用SAE(Simultaneous Authentication of Equals)握手协议可防范离线字典攻击。若设备不支持WPA3,至少选择WPA2-AES模式,禁用WEP和TKIP。
4. 关闭非必要服务
- 禁用WPS(Wi-Fi Protected Setup):物理按键和PIN码易受暴力破解。
- 关闭UPnP(通用即插即用):可能被恶意软件利用绕过防火墙。
- 限制远程管理功能:仅允许内网访问路由管理界面。
5. 配置网络隔离(AP隔离)
启用客户模式隔离(Client Isolation)阻止设备间互访,防止内网横向渗透。企业级用户可划分VLAN隔离IoT设备与主力网络。
6. 设置防火墙规则
启用SPI(状态包检测)防火墙,屏蔽ICMP Ping探测。关闭端口映射(除非必要),禁用DMZ主机功能。可配置GeoIP过滤,阻止高风险地区IP连接。
7. MAC地址过滤与SSID隐藏
绑定已知设备MAC地址虽可防蹭网,但MAC可被克隆,建议配合其他措施使用。隐藏SSID会降低网络可见性,但专业工具仍可扫描到。
8. 监控连接设备
定期检查DHCP客户端列表,识别异常设备。部分路由器(如OpenWRT)支持流量监控和异常连接告警。
9. 物理安全与备份
将路由器放置在非公共区域,防止物理复位攻击。定期导出配置文件备份,避免配置丢失。
10. 高级防护方案
企业用户可部署VPN路由器(如WireGuard/IPSec)建立加密隧道,或安装第三方防火墙系统(pfSense/OPNsense)。家庭用户建议启用DNS-over-HTTPS(如Cloudflare 1.1.1.1)防止DNS劫持。
补充知识:公共Wi-Fi应启用Captive Portal认证;企业环境建议部署802.1X认证配合RADIUS服务器。定期使用Kali Linux等工具执行渗透测试(需授权),评估网络安全等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