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主板电磁防护组件(如EMI垫片、屏蔽罩或导电泡棉)需遵循以下步骤及注意事项,涉及静电防护、材料选择与接地处理等关键技术点:
1. 静电防护(ESD)准备
操作前佩戴防静电手环,确保工作台铺设防静电垫。主板对静电敏感,人体静电可能击穿芯片电路。
2. 识别电磁干扰(EMI)敏感区域
- CPU供电模块:高频开关电路易产生辐射,需优先屏蔽。
- 内存插槽与PCIe接口:高速信号线易受干扰,屏蔽层需覆盖金手指周边。
- 板载WiFi/蓝牙模块:射频电路需专用金属屏蔽罩,避免信号串扰。
3. 安装EMI屏蔽罩
- 根据主板布局选择预制屏蔽罩或裁剪导电泡棉,尺寸需完全覆盖目标区域。
- 使用导电胶或卡扣固定屏蔽罩,确保与主板接地触点紧密接触。金属屏蔽罩边缘需与PCB接地层形成360°导电连接。
4. 接地处理
- 屏蔽组件必须通过低阻抗路径接地。检查主板螺丝孔附近的镀锡接地点,用铜箔胶带或导电布将其与机箱相连。
- 多组件接地时采用星型拓扑,避免接地环路引入新干扰。
5. 测试与验证
- 使用近场探头检测屏蔽后辐射强度,30MHz-1GHz频段衰减应≥15dB。
- 若发现热点区域,可叠加吸波材料(如铁氧体片)进一步抑制高频噪声。
扩展知识:
EMI材料选择:
- 导电泡棉适用于不规则表面,压缩率需≥30%以保证接触压力。
- 镀镍铜屏蔽罩对GHz以上辐射抑制效果优于铝合金。
信号完整性考量:
高频数字电路(如DDR5)的屏蔽需注意介电损耗,避免使用碳基材料导致信号衰减。
注:工业级主板可能要求通过CISPR 32 Class B认证,需在研发阶段同步设计EMI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