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能5D2(EOS 5D Mark II)和a72(α7 II)是两款不同时代的全画幅相机,分别代表了单反与微单系统的典型特点,适合不同需求的用户。以下从多个维度进行对比分析:
1. 传感器与画质
佳能5D2:2008年发布,2110万像素全画幅CMOS,色彩科学偏暖调,直出肤色表现优异,适合人像拍摄。但动态范围(约11档)和低感宽容度较弱,高感表现(ISO 6400以上)噪点明显。
a72:2014年发布,2430万像素全画幅Exmor CMOS,动态范围(约13档)更强,阴影提亮更少出现色阶断裂,高感控噪略优于5D2(ISO 6400可用性更高)。传感器技术更先进,支持14bit RAW输出。
2. 对焦系统
5D2:9点十字对焦+6点辅助对焦,中心点精度较高,但边缘对焦弱,暗光对焦迟缓(最低-0.5EV)。不适合高速运动拍摄。
a72:117点相位检测+25点对比度混合对焦,覆盖更广区域,支持-1EV暗光对焦。实时能力优于5D2,但相比后续型号(如a7 III)仍有差距。
3. 机身与操控
5D2:传统单反设计,重约810g(仅机身),握持感扎实。按键布局直观,双拨作高效,但无翻转屏和触控功能。
a72:微单紧凑机身(约556g),首次加入五轴防抖(效果约4.5档),大幅提升手持拍摄稳定性。机身按键较少,依赖菜单操作,且电池续航(约350张)明显弱于5D2(约850张)。
4. 视频性能
5D2:里程碑式的1080p 30fps录制能力(H.264编码),虽无LOG或高帧率,但因其电影感色调被独立电影人广泛使用。无接口,视频对焦完全手动。
a72:支持XAVC S格式(50Mbps码流),1080p 60fps,但缺乏4K。配备S-LOG2伽马,后期调色空间更大。五轴防抖对视频拍摄帮助显著。
5. 镜头系统
5D2:兼容EF卡口镜头群,选择丰富且二手市场成熟,广角端有16-35mm f/2.8L,长焦端有70-200mm f/2.8等经典镜头。
a72:原生FE卡口初期镜头较少,现已有完善阵容。通过转接环可兼容佳能EF镜头(但可能损失对焦速度),腾龙、适马等副厂提供了高性价比选择。
6. 扩展性与生态
佳能5D2支持丰富的摄影附件(如闪光灯系统),工作室兼容性强;a72的MI热靴兼容性较差,但可通过HDMI输出RAW外录。
总结:
选择5D2:偏好单反操作手感、需低成本进入全画幅系统,或专注静态人像/商业摄影,能接受后期处理短板。
选择a72:注重便携性与防抖,需要更好的动态范围和高感表现,或计划未来升级微单系统。注意其续航和菜单逻辑需适应。
两者当前二手价格接近(3000-4000元区间),但a72技术更现代,适合作为过渡机型;5D2则更适合作为备机或特定风格创作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