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i2c总线内核子系统的步骤如下:
1. 确保已经在对应的CPU板子上安装了适当的Linux内核版本,并且已经启用了i2c支持。通常情况下,现代Linux内核默认都包含了i2c子系统。
2. 使用 `ls /dev/i2c*` 命令查看系统是否已经自动识别出了i2c设备节点。如果存在 `/dev/i2c-0`、`/dev/i2c-1` 等设备节点,说明i2c已经可以正常使用了。
3. 如果没有看到i2c设备节点,可以尝试使用 `i2cdetect -l` 命令查看系统是否已经探测到了i2c总线。该命令会列出系统上检测到的所有i2c接口。
4. 如果仍然没有发现i2c设备,则需要检查内核配置是否正确启用了i2c支持。可以通过执行 `cat /sys/bus/i2c/devices` 命令查看当前系统上已经加载的i2c设备驱动。
5. 如果驱动没有加载,可以尝试通过内核模块加载的方式手动加载i2c驱动。比如执行 `modprobe i2c-dev` 命令加载i2c设备驱动。
6. 加载驱动后,再次使用 `i2cdetect -l` 和 `ls /dev/i2c*` 命令检查是否已经探测到i2c设备并创建了设备节点。
7. 如果一切正常,就可以开始使用i2c设备进行编程操作了。可以使用 `i2cdetect`、`i2cget`、`i2cset` 等命令行工具与i2c设备进行交互,也可以编写程序通过 `/dev/i2c-*` 设备节点对i2c设备进行读写操作。
总之,进入i2c总线的核心是确保内核已正确启用了i2c支持,并且能够正确识别和加载i2c设备驱动。通过一些基本的命令行工具和检查,通常就能快速定位并解决i2c使用中遇到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