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确定主板所需的供电电压,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分析:
1. 查阅主板技术文档
主板规格书(官网或手册)会明确标注供电要求,通常包含以下电压参数:
- ATX 24Pin主供电接口:提供+3.3V、+5V、+12V等标准电压。
- CPU供电(4/8Pin EPS接口):主要为+12V,高端主板可能配置双8Pin接口。
- 芯片组与外围设备:如M.2插槽(3.3V)、USB接口(5V)等。
2. 观察主板PCB标识
部分主板会在供电接口附近丝印电压值,例如24Pin插槽旁标注“+12V”或“+5VSB”(待机电压)。
3. 通过电源规范推断
- ATX电源标准:符合ATX 12V 2.x规范的电源默认输出上述电压,需匹配主板需求。
- DC-DC转换模块:现代主板通过VRM(电压调节模块)将12V降压为CPU/内存所需电压(如CPU核心电压0.8V-1.4V)。
4. 测量实际电压
使用万用表测量:
- 黑表笔接主板地线(如外壳螺丝孔),红表笔接触供电接口引脚(需参考针脚定义图)。
- 注意区分待机电压(+5VSB)与负载电压的差异。
5. 软件监控工具
HWiNFO或AIDA64可读取主板传感器的电压数据,但需注意软件数值可能存在误差,建议以硬件测量为准。
扩展知识:
多相供电设计:高端主板采用多相VRM(如12+2相),通过并联降低单路电流负担,提升稳定性。
功耗与效率:主板各部件电压需求不同,例如DDR4内存标准电压1.2V(超频可能达1.35V),而PCIe插槽供电包含+12V和+3.3V。
安全注意事项:测量时需确保电源断电或使用隔离设备,避免短路损坏元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