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l的E系列CPU(如至强E3/E5/E7)近几年更新停滞,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 产品线战略调整:Intel自2017年起逐步转向模块化设计,将服务器/工作站市场重心转向至强可扩展处理器(Xeon Scalable),例如Silver/Gold/Platinum系列。新架构采用Mesh互连和更高的核心密度,E系列的传统单路/双路设计被逐步边缘化。
2 消费级产品挤压市场: 酷睿i9和HEDT平台(如X299平台的i9-10980XE)的性能已接近早期E5级别,且制程更先进(10nm/Intel 7),导致入门级工作站用户转向消费级产品。
3 市场细分变化:AMD EPYC处理器的多核优势倒逼Intel放弃低端至强E系列。EPYC 7003/9004系列在单路市场提供64-96核,而E5最高仅18核(如E5-2697 v4),产品竞争力不足。
4 技术代际断层:E5 v4(Broadwell-EP,14nm)后未更新,Intel将14nm产能转向至强可扩展系列。后续10nm Ice Lake-SP和Sapphire Rapids均未推出E系列衍生型号。
5 芯片组兼容性限制:E系列依赖C60x芯片组(如C612),而新至强需搭配C62x系列(如C621A),平台升级成本高,厂商更倾向推广新平台。
补充知识:
E5-2600 v4(2016年)是最后一代完整E5产品,采用LGA2011-3接口,支持DDR4-2400。
部分E3-1200 v6(Kaby Lake,2017年)后来被划归至强E-2100系列,但实质仍是消费级架构。
Intel现提供至强E-2300系列(Rocket Lake,2021年)替代老E3,但仅限单路,性能定位偏低。
目前E系列用户升级可选择至强W-3400/2400(Sapphire Rapids-WS)或AMD Threadripper Pro,两者均支持PCIe 5.0和DDR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