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相机中设置灰度(或称为Log模式)可以提升视频的动态范围和后期调色灵活性。以下是详细设置方法和相关扩展知识:
一、基本设置步骤
1. 选择Log模式
- 进入相机菜单的「图片配置文件」(PP),选择支持Log的预设(如PP7/S-Log2、PP8/S-Log3或PP9/S-Log3+Cine)。
- S-Log3动态范围更广,但需要充足光线;S-Log2噪点更少,适合暗光环境。
2. 调整伽马和色彩模式
- 在「图片配置文件」中手动选择伽马曲线为S-Log2/S-Log3,色彩模式建议设为S-Gamut3.Cine(兼容性好)或S-Gamut3(更广色域)。
3. 曝光控制
- Log模式下需过曝1.5-2档(遵循“向右曝光”原则),使用斑马线或直方图辅助,确保高光不溢出。
- 建议开启HLG(混合Log伽马)若需直出,兼顾动态范围和简化后期。
4. 白平衡与ISO
- 手动设置白平衡(避免自动白平衡导致色偏)。
- 使用原生ISO(如A7S III的ISO 640/S-Log3),减少噪点。
二、进阶配置建议
1. LUT监控
- 启用「LUT导入」功能(如A7 IV/FX3支持),加载监看LUT实时预览调色效果。
2. 高比特率录制
- 选择4:2:2 10bit格式(如XAVC HS或XAVC S-I),保留更多色彩信息。
3. 后期流程适配
- 拍摄后需用达芬奇/Premiere加载官方LUT(如S-Log3转Rec.709)还原色彩,再进一步调色。
三、注意事项
光线不足时慎用Log:S-Log在低光下易产生噪点,可改用Cine4或HLG模式。
存储与编码:Log文件体积大,建议使用高速卡(V90或CFexpress)。
机身功能差异:入门机型(如ZV-E10)可能仅支持S-Log2,而A1/FX3支持S-Log3+16bit RAW输出。
四、扩展知识
Log原理:通过对数曲线压缩高光和阴影,保留更多细节,需后期还原对比度。
与RAW区别:Log是压缩视频格式,RAW是传感器原始数据,后者后期空间更大但文件体积庞大。
动态范围指标:S-Log3可达14档以上,适合高反差场景(如户外强光或暗部细节)。
根据需求选择模式,并针对场景优化设置,才能最大化Log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