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莓派(Raspberry Pi)使用的Linux是基于ARM架构的定制化操作系统,属于嵌入式Linux发行版的范畴。主要型号包括以下几种:
1. Raspberry Pi OS(原Raspbian)
由树莓派基金会官方维护,基于Debian GNU/Linux的ARM分支优化而来,针对树莓派的硬件(如Broadcom BCM系列SoC)进行了深度适配,默认使用轻量级桌面环境(如LXDE或PIXEL),并预装Python、Scratch等开发工具。
2. Ubuntu Core/SERVER/Desktop
Canonical为树莓派提供了ARM64架构的Ubuntu版本,包括无图形界面的Server版和带桌面的Desktop版。Ubuntu Core专注于物联网场景,支持Snap包管理。
3. Arch Linux ARM
社区维护的衍生版本,提供极简设计,适合高级用户。采用滚动更新机制,需手动配置硬件驱动(如蓝牙、Wi-Fi模块BCM43438)。
4. Kali Linux ARM
针对安全测试的定制版,集成渗透测试工具(如Metasploit),支持树莓派4B及部分旧型号,常用于网络攻防实验。
5. OpenWrt
适用于树莓派的路由器固件,可将设备转化为高性能软路由,支持VPN、QoS等功能,依赖MTD驱动适配。
扩展知识:
树莓派5的CPU为Broadcom BCM2712(ARM Cortex-A76),需搭配64位Linux内核(如Raspberry Pi OS Bookworm)以发挥性能。
系统兼容性受限于Bootloader配置(如树莓派4需`start4.elf`文件引导)和GPU驱动(VideoCore VI/VII闭源驱动)。
部分发行版(如Gentoo)需交叉编译内核,涉及设备树(Device Tree)手动调校。
树莓派Linux生态的多样性体现了嵌入式设备的灵活性,但也需注意硬件差异带来的兼容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