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机的视频录制操作步骤如下,涵盖基础设置与进阶技巧:
1. 模式选择
将相机顶部模式转盘调至视频录制模式(通常为摄像机图标)。部分机型需进入菜单手动切换。专业级机型可能提供"S&Q"模式(慢动作/快动作)和自定义拍摄模式。
2. 基础参数设置
- 分辨率与帧率:通过MENU→【拍摄设置】→【文件格式】选择4K/1080P,帧率建议24/25/30p(常规视频)或50/60p(升格慢动作)。注意部分机型4K 60p可能需使用HDMI外录。
- 编码格式:XAVC S(H.264/H.265)适合高画质,XAVC HS(H.265)节省存储空间但需兼容设备播放。
- 比特率:选择"100Mbps"以上可获得更高质量,但需高速SD卡(建议V90级别)。
3. 曝光控制
- 使用手动模式(M档)时,通过前/后拨轮分别调整快门速度(建议为帧率2倍倒数,如25帧用1/50s)与光圈。ISO尽量控制在原生范围(如ISO 100-3200)。
- 开启"PP(图片配置文件)"时可使用S-Log2/3获得更大动态范围,但需后期调色。
4. 对焦设置
- 视频AF模式选择【连续AF】+【广域/区域】。主体识别功能建议开启人/动物眼部追焦。
- 手动对焦时可放大画面辅助聚焦,部分机型支持焦点图显示。
5. 音频与辅助功能
- 外接麦克风需关闭机身麦克风降噪功能,耳机建议使用3.5mm接口。
- 启用斑马纹(70-80%)、直方图辅助曝光,HLG模式拍摄时建议关闭Gamma显示辅助。
6. 稳定与运镜
- 激活SteadyShot防抖(动态模式适合运动拍摄),使用三脚架时建议关闭。
- Cine EI模式可双原生ISO切换,FX3/FX6等机型支持LUT实时监看。
7. 高级功能应用
- S-Cinetone色彩模式可直接出片,避免复杂调色。
- 时间码同步功能适合多机位拍摄,需通过TC-IN接口或Wi-Fi同步。
- 使用Catalyst Browse软件可实现基于元数据的视频剪辑。
存储卡建议使用SONY Tough系列或ProGrade V60/V90卡组RAID备份,长时间录制需配备假电池供电。拍摄LOG素材时,需注意向右曝光(ETTR)原则,S-Log3通常过曝1.7-2.0挡可获得最佳信噪比。夜间拍摄建议开启低光模式(ISO上限扩展),但可能增加噪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