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由器与交换机的连接需要根据网络拓扑需求选择合适的方案,以下是几种典型配置方式及技术细节:
1. 单层拓扑直连方案
使用直通线(Straight-through Cable)将路由器LAN口与交换机任意普通端口连接,适用于中小型网络。路由器作为网关,交换机扩展终端设备接入。注意避免使用交换机的Uplink口(若存在)与路由器相连,除非需级联其他交换机。
2. 三层交换机与路由器对接
当使用三层交换机时,可通过SVI(Switch Virtual Interface)实现VLAN间路由。具体步骤:
(1) 在三层交换机创建VLAN及对应SVI,配置IP地址
(2) 路由器与交换机间配置静态路由或动态路由协议(如OSPF)
(3) 物理连接采用光纤或Cat6线缆保证千兆以上带宽
3. Trunk链路配置
多VLAN环境下需建立Trunk链路:
- 交换机端口配置为Trunk模式(思科:switchport mode trunk)
- 路由器子接口配置(如Cisco的Router-on-a-stick):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0/0.10
encapsulation dot1Q 10
ip address 192.168.10.1 255.255.255.0
4. 堆叠交换机与路由器连接
堆叠交换机系统作为逻辑单体设备时,建议使用多端口链路聚合(LACP)连接路由器:
- 交换机端配置port-channel
- 路由器端需支持以太通道(EtherChannel)
- 带宽聚合可提升4-8倍吞吐量
5. 企业级部署建议
核心层采用10G SFP+光纤连接路由器和核心交换机
部署HSRP/VRRP协议实现路由器冗余
启用QoS策略保证VoIP等关键业务流量
物理层防环路措施:启用STP/RSTP协议
6. IPv6环境特殊配置
双栈部署时需同时配置LLA和GUA地址
路由器通告(RA)报文需通过交换机正确转发
ND协议(Neighbor Discovery)依赖二层广播,需保证VLAN配置正确
关键注意事项:
线序标准:TIA/EIA-568-B为通用规范
MTU一致性:建议统一设置为9216字节(Jumbo Frame)
安全配置:启用端口安全(Port Security)、DHCP Snooping
管理VLAN隔离:建议使用专用VLAN管理网络设备
实际部署前应进行链路测试,包括:
1. 物理层连通性测试(光功率、误码率)
2. 三层可达性验证(traceroute)
3. 吞吐量测试(iperf3)
4. 故障切换测试(链路断开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