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00内存的时序设置涉及以下几个关键参数:
1. CAS Latency (CL): CAS Latency决定了内存读取数据需要的延迟时钟周期数。常见的CL值有3、4、5等。CL越低,内存访问速度越快。
2. RAS to CAS Delay (tRCD): tRCD定义了行激活(RAS)与列读取(CAS)之间的延迟。tRCD值越低越好。
3. Row Precharge Time (tRP): tRP定义了行预充电的延迟时间。它决定了打开一个新的行之前必须等待的时间。
4. Row Active Time (tRAS): tRAS定义了行激活的最小时间。它决定了在关闭行之前,必须保持行激活状态的最小时间。
5. Command Rate (CR): CR定义了内存通道每个时钟周期能执行的命令数。常见的CR值有1T和2T。1T的性能更好,但对内存颗粒要求更高。
一般来说,将这些参数设置为较低的值可以提高内存访问性能。但同时也要考虑内存颗粒的实际能力,否则可能会造成内存不稳定。
通常情况下,可以先选择一个较保守的时序配置,然后逐步尝试降低各参数值,直到系统开始出现不稳定的情况。这就是找到最优内存时序的过程。具体值设置还需根据你使用的具体内存模组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