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供电交换机(也称为充电桩或充换电设备)是用于为电动汽车补充电能的关键基础设施,其使用方法主要分为以下步骤和注意事项:
一、基本使用流程
1. 设备选择与准备
- 确认交换机类型:直流快充(DCFC)适合紧急补电(30分钟可充至80%),交流慢充(AC)适合长时间停放场景(6-8小时充满)。
- 检查车辆兼容性:核对充电接口标准(如国标GB/T、欧标CCS等),确保与车辆匹配。
2. 启动充电
- 身份认证:通过RFID卡、手机APP(如特来电、星星充电)或扫码完成认证,部分设备支持即插即充(Plug & Charge)。
- 连接线:将充电插入车辆接口至锁定状态,部分车型需车内中控屏确认充电请求。
3. 充电参数设置
- 自定义充电:可设置充电上限(如80%以保护电池)、预约低谷电价时段(需电网支持分时计价)。
- 液冷超充注意:350kW以上超充需车辆电池管理系统(BMS)支持高倍率充电,否则自动降功率。
二、安全与效率优化
1. 环境监测
- 充电前检查头无异物、电缆无破损,雷雨天气避免露天充电。
- 电池温度低于-20℃或高于50℃时,系统可能启动预处理协议(如先加热/冷却再充电)。
2. 技术联动
- V2G(车网互动)设备需在电网运营商处注册,通过双向充电桩实现峰谷套利或应急供电。
- 换电站模式(如蔚来BAAS)需提前APP预约,机械臂自动完成电池更换(全程约5分钟)。
三、故障处理与维护
1. 异常中断应对
- 充电桩显示屏报错代码可通过厂商手册查询,常见问题包括:绝缘故障(ERR005)、CP信号中断(ERR018)。
- 紧急停止按钮仅用于触电、冒烟等极端情况,误触发需长按复位。
2. 长期停用建议
- 若车辆停放超30天,建议保持SOC在40-60%,并断开低压电池负极。
- 公共充电桩每月需进行接地电阻测试(标准值≤4Ω),用户可通过APP查看设备检测报告。
四、未来技术扩展
大功率无线充电(如中兴11kW方案)已进入商用测试阶段,停车精准对齐后可自动充电。
光储充一体化电站逐步普及,光伏顶棚+储能电池实现离网供电,适合电网薄弱地区。
正确使用充电设备可延长电池循环寿命(三元锂电池约2000次循环后保持80%容量),建议结合用车习惯选择充换电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