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行器的WiFi连接通常涉及飞行器内置的无线通信模块与地面设备(如手机、遥控器或地面站)之间的配对。具体操作步骤与注意事项如下:
1. 确认设备兼容性
首先需确保飞行器支持WiFi功能。多数消费级无人机(如大疆Mini系列、Parrot Anafi等)通过5.8GHz或2.4GHz频段建立直连WiFi网络,部分机型可能要求特定App(如DJI Fly、Litchi)或固件版本支持。工业级无人机可能采用专用频段或加密协议。
2. 启动飞行器WiFi热点
开启飞行器电源后,部分机型会自动广播WiFi信号(SSID通常包含型号名称,如“DJI_MAVIC_XXXX”),部分需手动在遥控器或机身设置中启用热点模式。某些高端机型支持双频切换(2.4GHz覆盖广,5GHz干扰少),需根据环境选择。
3. 地面设备连接流程
- 进入设备的WiFi设置界面,搜索并选择飞行器对应的SSID。
- 输入默认密码(常见为“12345678”或“000000”,具体参考说明书)。
- 若需绑定App,打开官方应用后自动跳转控制界面,或手动输入IP地址(如192.168.1.1)。
4. 安全与干扰管理
- 公共频段易受干扰,建议优先选择5GHz以减少同频干扰。
- 启用WPA3加密(若支持)防止信号劫持。
- 部分军用/工业级无人机采用跳频技术(FHSS)或Mesh网络,需专用接收器。
5. 常见问题排查
- 信号弱:检查天线朝向,避免遮挡;或使用信号放大器。
- 无法连接:重启飞行器与地面设备;重置网络设置;确认固件为最新版本。
- IP冲突:手动分配静态IP或启用DHCP。
6. 拓展知识:WiFi与数传链路区别
消费级无人机多用WiFi图传,延迟较高(约200ms);专业机型可能采用Lightbridge、OcuSync等私有协议,实现毫秒级延迟与数公里传输距离。此外,部分系统支持4G/5G蜂窝网络备份,通过SIM卡实现超视距控制。
7. 法规注意事项
部分国家限制无人机WiFi频段功率(如FCC对2.4GHz限1W),需遵守当地无线电管理法规,避免使用非授权频段。
连接完成后,建议在无GPS环境下测试基础功能(如姿态微调、急停),确保通信稳定。若需长时间作业,可外接高增益天线或部署中继节点扩展覆盖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