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板ATX是Advanced Technology eXtended的缩写,它是一种标准的计算机主板规格。ATX主板最早是由英特尔于1995年引入,旨在取代旧的AT(Advanced Technology)主板规格。ATX规定了主板的尺寸、电源接口位置、扩展槽位置和其他重要组件的排列方式,为计算机硬件制造商提供了一个统一的设计标准。
以下是关于ATX主板的详细信息:
1. 主板尺寸和布局
- ATX主板的标准尺寸为12 x 9.6英寸(305 x 244毫米),相对于旧的AT主板来说,ATX主板更宽更短,这为更大的内部空间和更好的空气流通提供了可能性。
- ATX主板的布局通常包括处理器插槽(Socket)、内存插槽、扩展插槽(PCIe、PCI)、I/O 接口、硬盘接口、电源接口、芯片组等组件。这些组件的位置和布局都受到ATX标准的规范。
2. 电源供应
- ATX主板采用了统一的电源供应接口,通常为24针或20+4针电源插口,这使得不同厂商生产的ATX兼容电源能够适配大多数的ATX主板。
3. 扩展插槽
- ATX主板通常具有多个标准化的扩展插槽,如PCIe插槽用于安装显卡、声卡等扩展卡,以及PCI插槽用于辅助设备的连接。
4. 后置I/O接口
- ATX主板通常具有一组后置I/O接口,用于连接显示器、键盘、鼠标、网线等外部设备,这些接口的布局通常也受到ATX标准的规定,以确保通用性和兼容性。
5. 散热、扩展性和易维护性
- 由于ATX主板相对较大的尺寸,通常具有更多的散热空间,也更容易实现散热风道的设计,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
- ATX主板的标准化布局和接口设计,使得更多的扩展设备可以得到兼容和支持,而且也更易于安装和维护。
ATX主板作为一种标准规格,提供了计算机硬件制造商一个明确的设计方向和标准,从而确保硬件设备的兼容性和通用性。随着技术的发展,ATX主板也在不断演变和完善,例如Micro-ATX、Mini-ITX等衍生版本也相继问世,以应对不同的市场需求。